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经管考试 九区
›
经管在职博
台湾职场:博士流浪时代 进入从未有的尴尬
楼主
raywcp
7291
8
收藏
2005-04-14
<P>2005/04/14 12:04 稿件来源: 《天下》318期</P>
<P>《天下》318期〈两万名学术长工〉一文获得广大回响。但学术长工不只是助理教 授、副教授、正教授而已,有更多的硕、博士生更是学术与产业研发的先锋部队。高级人力的博士其实有著严重的焦虑……。
接过交通大学寄来的信,才从某知名公立大学博士班毕业的志斌(化名),心扑通通地敲著,他轻开信封,但一张薄纸上只淡淡印著「竞争者众,三十九位,我们很遗憾不能用你,谢谢!」
简短的拒绝信,让原本信心十足的他慌了。「被拒绝的没有头绪,没说你哪里不符资格,连改进自己的机会都没有,」语气中带无奈。
斌只是众多尚在待业的博士之一。另一位私校的中文系博士去年六月毕业,投递十几封的履历,从中文系、历史系,甚至政治系,他不放过任何机会,按学校要求编写不同的授课大纲。但努力的尝试换回的,同样是学校沈默的回应。
人文领域的博士如此,理工学院教职同样一位难求。一名台大教授描述,想进台大理学院,四十名抢一名,有些甚至一、两百人申请。
台湾的高等教育乍看下进入了黄金时期,欣欣向荣,但博士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却处处上演,形成「专才盲流」。两万多名博士生的前景,进入从未有的尴尬。
培育过剩 重量不重质的苦果高等教育近几年培育出的硕士与博士高级人才,数量惊人。台湾每年就读硕士的人口已超过十二万,博士班的人数约两万两千人,这个数字比过去五十五年的博士总数多。
高级人力的品质并没有随数量增加而提升。此外,近年扩大办理的国防役,更进一步降低优秀人才攻读博士的诱因。
国防役其实行之有年,有二十五年的历史,直到行政院在一九九九年让国防科技役男在军方科研单位外,还能进入民间机构服役,而且名额不断增加,从四○%增加为六○%。去年,释出给民间企业的国防役男超过三千三百名。
「眼前两条路,一是服一年十个月的兵役,那多浪费生命啊。或是攻读博士,以后教职难求,又没有民间企业的好待遇,」一位电机硕士直言他不攻读博士的原因。走进台大电资学院,布告栏上张贴著台积电、联发科、工研院国防役需求的招生名单。以联发科为例,这几年联发科国防役核定名额约三十人,却有来自台、清、交等名校学生的八百多封履历,其中以硕士生居多。
顶尖的人不愿选择博士之途,而辛苦取得博士学位的人才,则找不到发挥的舞台。三十岁,学生气息浓厚的文亚南是台大电机所博一生,曾在硕士毕业后进入华宝与威盛研发单位工作。文亚南最终选择回学术界,原因是,产业界研发能量不足,无法也不愿吸纳博士做前端研究。「很难想像四百多人的研发部门里只有三位博士,」他说。
事实上,国内电子业的工作几乎用不到博士级人才。交大资工所博士蔡庆鸿观察,一流大厂的工程师,做的是监控作业流程,「跟线上作业员没两样」。
而经济部技术处处长黄重球估计,目前产业里博士研究人员只有一○%,博士集中在大学系统里。进退两难 业界、学界胃纳量均不足政府与企业一直喊著要从「制造」走向「研发」,但实际观察这群迈入专才研究的博士生,他们进退维谷:博士过剩、学历贬值、业界没有足够胃纳量,连学界也成窄门。
台湾目前的助教授、副教授、正教授仅有两万七千名,而在学博士生就有两万两千名,这还未包括自海外留学回来竞逐的博士。学术界如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大学与研究单位里缓慢的淘汰机制,无法促成人才活水的流动。教职不但一位难求大学与研究单位里缓慢的淘汰机制,无法促成人才活水的流动。教职不但一位难求,而且进入门槛日益严苛。
中山大学网页上明白揭示对新进教师的要求,要取得助教授资格,博士学位并不足够,必须有两年博士后研究、教学经验,或有国际期刊论文的发表。
甚至,有些系所还要求教师具备中、英文以外的语言能力;政大广电系就希望新聘教师有在非英语国家的教学经验。
博士间也出现土、洋大战。
土洋大战 博士为五斗米折腰
台大化工系教授李笃中十四年前遇上台大直升博士的制度,于是留在台湾直攻博士,当时他觉得土洋博士没什么差别。李笃中毕业后应徵教职,却在审查时被批评「没国际观,没有外国人脉网络。」李笃中说,「当时真的很难过。」
不论土洋博士,依照目前各大学生产博士的速度来看,博士前景在未来几年会更糟。台湾生育率逐年下降,到了二○一六年,大学学龄人口会少去三成,教师需求将锐减,「专才盲流」不是危言耸听的口号。
面对博士学位贬值、看不见前景的窘境,这群从二十多岁跨入三十年头的青壮年,也经常处于物质与精神无法平衡的状态。三十岁念博士的人通常是娶妻、生子的年龄,生活负担大。目前教育部每个月给博士生的奖助学金只有五千元,少数学生可以领到一万两千元。
理工学生若跟著教授多接几个国科会计划,打工、拚命投期刊,每月还有八千到一万两千元研究费。相反地,美国博士生每学期若担任教学或研究助教,不但学费减免,每月约有九百到一千两百元美金(约三万六千新台币)薪水。
做为企业与社会的研发前锋,博士生就学与就业的困境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曾就读台大国企所、拿到美国普渡大学管理博士的陈威如,目前是知名法国Insead商学院新加坡分校的助理教授。三十四岁,曾接受两种不同体系的博士教育的他,点出台湾培育高教人才的盲点。许多人对于博士生涯没有长远规划,多半顺势而为,但陈威如认为「博士教育是个人与社会的长期投资,是非常务实的问题。」 他指出,在美国,学校招收的博士生少,而老师指导博士生十分慎重。若未能好好培育学生,让学生毕业后有好的出路,对学校与老师的声誉都是负面影响。但台湾学校招收的博士生人数多,对于是否有足够的师资教学及学生未
来的出路,思考较少。总量控管 减少浮滥招生以Insead新加坡分校为例,校内有三十几位策略管理教授,但每年招收的博士生不超过两位;相较下,某大学国企所十八位专职教授却有九十四位博士。
除了总量控管博士名额,提升博士素质、将全球纳入就业市场,可能是重要。若未能好好培育学生,让学生毕业后有好的出路,对学校与老师的声誉都是负面影响。但台湾学校招收的博士生人数多,对于是否有足够的师资教学及学生未来的出路,思考较少。总量控管 减少浮滥招生以Insead新加坡分校为例,校内有三十几位策略管理教授,但每年招收的博士生不超过两位;相较下,某大学国企所十八位专职教授却有九十四位博士。 </P>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gracefelix
2005-4-14 20:42:00
<P>一声叹息!</P>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arnoldzhao
2005-4-19 18:26:00
我们也正在向这个方向走去。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matthew
2005-4-20 16:02:00
<P>几年后,大陆也这般光景。深思。</P>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arnoldzhao
2005-4-24 09:52:00
前一段时间被学生炒掉的上海交通大学的教授不是有30多个学生吗。还听说过导师不认识自己博士生的事情。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loseheart
2005-4-24 12:49:00
我还想读ph.D,不会到时毕业连工作也找不到吧?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7楼
qwerty111222
2006-3-3 11:37:00
<P>我知道的国内某大学,2002年硕士招收400人,今年(07年)预计招收4000人,十倍!!!!</P>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8楼
sunsunboy
2006-3-3 15:39:00
<P>不奇怪,现在学多学校都制定了宏伟目标:硕士和本科的比例是1:1。</P>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楼
sxufelyg
2008-4-19 11:12:00
<p>而经济部技术处处长黄重球估计,目前产业里博士研究人员只有一○%,博士集中在大学系统里。<br/>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a href="http://www.pinggu.org">http://www.pinggu.org</a>) 详细出处参考:<a href="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18013-1-1.html&page=1">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18013-1-1.html&page=1</a></p><p></p><p>看看我们大陆的博士生们不也是如此吗?更有甚者,我们的博士是为了“达官进士”。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搞学术</p>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Insead关于阿里巴巴的案例
[下载]老庄谈管理
INSEAD 蓝海战略[PDF] 147页
迪士尼在亚洲
信任的弊端
insead:family firm公司治理的文献综述
计划申请Insead,求前辈大神分享申请经验和心得
博士生找不到工作:考研、考博就一定能找到好出路吗?
2016年FT全球MBA排行榜(INSEAD 哈佛 伦敦 沃顿 斯坦福 中欧 中国人民大学)
INSEAD-2018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英文版)-2018.1-357页
栏目导航
经管在职博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经管高考
商学院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论文版
热门文章
understanding climate change perceptions ...
【全美经典】离散数学
【同程商旅】中国企业出海差旅研究报告
“十四五”能源发展成就报告
智算无界AIDC的超越和重构2025
2000离散数学习题精解
当社科基础理论重大理论发现的时候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数据、报告(2005-2023年) ...
是相信人工智能?还是否定人工智能?相信就 ...
2025年我国医药航空冷链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 ...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