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调控刚刚开始
5月18日,央行做了一道“特色大餐”:既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又上调基准利率。一天之内同时使出两大调控“武器”,足见央行金融调控的决心。但两大政策工具运用后的实际效果,仍有待观察。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也认为,央行此次小幅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符合预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据测算,提高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将回收资金约1600亿元人民币。这仅相当于目前我国一个月的贸易顺差。因此,我国主要由贸易顺差引发的流动性大量过剩的局面,短期内仍难得到明显缓解。换言之,金融调控只是刚刚开始……
■理财
转存并非都划算
19日一早来到银行的陈光先生要办理定期存款转存业务。针对加息后百姓出现的转存热现象,上海浦发银行天津分行理财师孙达表示,转存虽然会提高利息收入,但提前支取也会遭受按活期利率计算的损失,因此并非所有的转存都划算。
孙达说,百姓考虑是否转存可参考以下公式:360天×存期×(新定期年息-老定期年息)÷(新定期年息-活期年息)=合适的转存时限。
以一年定期存款为例,360×1×(3.06%-2.79%)÷(3.06%-0.72%)≈41天。这意味着,一年定期存款的存入时间若超过41天,转存反而会受到损失。
基金或面临压力
渤海证券基金分析师郭鹏认为,此次央行的“组合拳”对基金市场来说,可能受到百姓存款意愿增强的压力。
郭鹏说,此次加息将使百姓和机构的存款意愿增强。随着政策的频繁调整,加息预期还会增加基金等长期投资产品的利率风险。因为随着存款利率的上调,其他产品的预期收益与存款收益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收益水平相对降低。
短期外汇理财受欢迎
中信银行外汇理财师建议,持有外币的普通投资者,可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适当结汇。但对于经常出境旅游、探亲的人来说,出于流动性考虑也可以继续持有外币。
从近期理财市场来看,短期、浮动收益型外汇理财产品更受欢迎,原因在于短期产品可避免在转存、提前兑现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又能通过浮动收益来抵消部分汇率损失。
不必急着还房贷
孙达说,此次五年期以上的个人贷款利率上涨幅度很小,仅为0.09%,加之银行一般对符合规定的购房者给予基准利率8.5折的优惠,因此贷款购房者不必急于提前还贷。
银行网站提供的计算范例表明,如果贷款金额为30万元,期限15年,此次调整之前每月还款额为2538.63元,调整之后的还款额为2551.06元,仅增加了12元左右。
■房价
楼市影响尚需观察
本次加息结构耐人寻味,长期贷款息差收窄,5年以上存款利率调整幅度达0.54个百分点,而贷款利率的调整幅度只有0.09个百分点,低于5年以下的贷款利率0.18个百分点的调幅。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伟庆指出,这是央行出于保护长贷消费者的考虑,尽量减轻多数购房贷款人的利息负担。
加息对房地产市场将会产生何种影响?一种观点认为,目前市场以自主型刚性需求为主,这部分人的购买意愿受利息波动影响不大,该买的还得买。另一部分出于资产配置目的的投资者,对利率的小幅度变动也不敏感。因此,加息对于住宅市场的影响不会大。而另一种观点认为,持续加息加大了普通房贷人士的还款压力,会降低民众出于改善居住条件的目的而买房的意愿。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认为,加息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一时还不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