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今天股市又涨了,看了不起什么作用...
我也不明白央行这样做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赶紧把钱取出来再转存,呵呵
温和的警示对新股民看好的预期没有根本性的撼动。加息前的猜疑让股市反复振荡了一番。但,政策真正出台了,力度在预期之内,早已被消化,因此放心进入。而且,由于政策力度温和,市场解读不一,很多人反而将此前的振荡看作绝佳的入市机会,大举吸纳,形成了今日的形势。
中国股市对流动性的吸纳和消化以及这一过程的脆弱性使得今日的股市成为一个微妙的局面。政府如果怕股市崩盘,不能这样鸣枪示警式的调控,此类调控在楼市中的抗药性已经表现的很充分了,股市也是一样。目前中国的形势极似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内有经济长期繁荣下的流动性过剩,外有加息压力和预期,如何调控,绝不能重蹈日本覆辙!
虽然央行的政策客观上可能给股市造成这样那样的影响,但央行的主要政策目标并不是也不应该是股市。央行的任务是货币管理(或者说“流动性管理”——管理除货币以外的其他资产的流动性)。仅是某几种资产的流动性过高并不意味着社会中所有资产的流动性过高,而央行的流动性管理很可能造成“一刀切”的局面。如果央行的流动性管理不能区分资产类型,则可能造成“一肢之药伤全身”:某些迫切需要融资的实际投资项目受到了融资约束。
一般而言,央行的政策手段(种类与效果上)是很有限的(如果考虑到理性预期因素就更弱了),所以央行的政策目标不能过于具体更不能过于繁多,稍有不甚,反可能被投机者利用而去套利。
如果政府真怕股市崩盘,就没必要加息了,哪怕是“最小可能幅度”地加息——万一真地因此崩盘了,所有抱怨就会一致指向政府,政府愿意冒这种“万一”的风险吗?
这主要是货币政策的调控,不单纯是针对股市的, 而且加息对房地产的影响会比股市影响更大.而且这样的温和加息,只是一个温和的警告信号而已.
不过话说回来,中国还有多少加息的空间呢,似乎没有多少了.
个人认为加息不止是股市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原因。
1、给股市降温,2、给房市降温,3、温和地抑制投资过热。
我认为有这样几个原因:1.按照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人们所能预期到的政府行为往往不会起作用。
2.部分力量在抵抗削弱央行的行为。
3.流动性过剩,并有源源不断的热钱流入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