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825 12
2007-05-21
本次央行货币政策调整一览(5月18日)
货币政策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后实行日
存款准备金率
11% 11.5% 6月5日起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
2.79% 3.06% 5月19日起
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
6.39% 6.57% 5月19日起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五年以上)
4.77% 4.86% 5月19日起
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
浮动幅度
0.3% 0.5% 5月21日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5-21 16:17:00

今天股市又涨了,看了不起什么作用...

我也不明白央行这样做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21 16:34:00

赶紧把钱取出来再转存,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21 16:39:00
央行本想用点办法给股市降降温。但是,以今天的股市看来,不但不起作用,而且还消除了投资者对政府行为不确定性的顾虑。结果,股民争先恐后地挤进去。看来,不来几次大跌,股民的火辣热情是无法降下来的。股市大跌是最好的风险教育。还有,当局应该加强监管,防止有人混水摸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21 17:04:00

温和的警示对新股民看好的预期没有根本性的撼动。加息前的猜疑让股市反复振荡了一番。但,政策真正出台了,力度在预期之内,早已被消化,因此放心进入。而且,由于政策力度温和,市场解读不一,很多人反而将此前的振荡看作绝佳的入市机会,大举吸纳,形成了今日的形势。

中国股市对流动性的吸纳和消化以及这一过程的脆弱性使得今日的股市成为一个微妙的局面。政府如果怕股市崩盘,不能这样鸣枪示警式的调控,此类调控在楼市中的抗药性已经表现的很充分了,股市也是一样。目前中国的形势极似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内有经济长期繁荣下的流动性过剩,外有加息压力和预期,如何调控,绝不能重蹈日本覆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21 17:13:00
以下是引用haixiao在2007-5-21 16:39:00的发言:央行本想用点办法给股市降降温…

虽然央行的政策客观上可能给股市造成这样那样的影响,但央行的主要政策目标并不是也不应该是股市。央行的任务是货币管理(或者说“流动性管理”——管理除货币以外的其他资产的流动性)。仅是某几种资产的流动性过高并不意味着社会中所有资产的流动性过高,而央行的流动性管理很可能造成“一刀切”的局面。如果央行的流动性管理不能区分资产类型,则可能造成“一肢之药伤全身”:某些迫切需要融资的实际投资项目受到了融资约束。

一般而言,央行的政策手段(种类与效果上)是很有限的(如果考虑到理性预期因素就更弱了),所以央行的政策目标不能过于具体更不能过于繁多,稍有不甚,反可能被投机者利用而去套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