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区的经济中心的职能是什么?中部城市中没有哪个能起到整个大区的中心城市作用?个人认为这个中心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国家提出中部崛起的战略并不是中部真的要塌陷了,而是中部地区是三农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东部发展,西部开发,东部要振兴,只剩下中部这个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突出的区域被漏下了,肯定会引起中部地区的不满,激化矛盾,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城镇群是可行的,但不能为了所谓的竞争力盲目发展城市、片面发展城市,而是在快速推进中做到统筹城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以下是以下专家的观点:(抓住中部崛起的突破口,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6月6日)
城市——实行一个“先”字
统计显示,中部地区八省总面积为163万平方公里,比东部11省市总面积106万平方公里多57万平方公里。中部地区与东部相比城市体系发展不够,东部每1000万人就拥有一座百万人口左右的大城市,而中部地区1500万人才有一座,而且城市化滞后东部10个百分点左右,中心城市的实力也较弱。
“中部要崛起,城市须先行。”王茂林说。他认为,改革开放后,我国东部发展很快,14个沿海城市,带动东部经济整体上扬。中部崛起应该参照这种思路,应走以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发展的道路。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栋生对此持有同样的看法。他认为,中部地区要崛起,只能首先重点突破。第一层次是完善与发挥6个省会城市和以它们为核心的武汉城市圈(1+8)、中原城市群(1+8)、长株潭、昌九、皖中和晋中的城市功能,为企业进入国内外大市场、进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提供便捷、交易费用低廉的大平台,成为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源头。第二层次是培育壮大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以它们为核心的城镇群(圈、带)。第三层次是发展县域经济。
在城市先行中,王茂林还认为,在中部地区武汉能够成为首位中心城市,建议中央考虑尽快制定特殊优惠政策,支持武汉经济的发展,使武汉成为服务整个中部地区的经济、金融、贸易、交通、信息、科技和教育中心,突出作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作用。
国家建设部副部长傅雯娟则表示,“十一五”期间,建设部将加强对武汉都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等中部城镇密集地区的规划指导,推动中心城市带的经济建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7 9:02:5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