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5203 21
2007-05-28
一切都毁了贾平凹嫖娼留下惊叹号

  贾平凹最近伤透了文学青年们的心。

  本来,在这些文学男女们的眼中,贾平凹非但文笔极一佳,一部《废都》更是在公众之中树立起一面知性好男人的旗帜。可是,现在一切都毁了。22日,一位自称是西安市某派出所警察、且是贾平凹粉丝的网友发帖报料:著名作家贾平凹在西安嫖娼,后被送往该网友所在的派出所。在派出所,贾平凹主动要求交罚款,但被警方拒绝,后警方打算通知西安的媒体来派出所采访。为了避免自己的丑闻曝光,贾平凹主动要求为大家写字,“考虑到老贾的字最近很值钱,办案人员同意了他的请求,有关人员准备了纸张笔墨,贾平凹写了一夜的字,充交罚金。天亮后,贾平凹电话通知家人拿来图章,逐一盖了印章,才尴尬地走出派出所。”

  此消息传出来后,犹如老电影《红高粱》里某人的那泡尿,那直射向酒罐的哗哗巨尿,直尿得网上网下众看客一片鬼哭狼嚎,骂人的文坛愤青,伤感的文艺小资,以及挖料的记者一窝蜂而上。借一句鲁迅先生的话就是“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批判似乎事毕。贾平凹先生恰到好处地冒了出来,一副勃然大怒状:声称这是一篇漏洞百出的造谣之文,不排除通过法律手段追究相关媒体的责任。可以说老贾的愤怒发泄得着实痛快淋漓,并正好把握到了那个关键时刻。于是众人又调转枪口,大骂无良的造谣者:“是嘛,高素质的贾平凹先生怎么会干出这样没素质的事!”

  从崇高到鄙俗,再从痞子到正人君子,贾先生在两天之内经历了这样一次冰与火的转变。大家都晕头了,找不着北了,但整个事件还没有到头,更多的人在期待有人出来报料说找到了那个妓女,或者内裤,或者什么床上用品。

  正所谓“豺狼来了有猎枪,绯闻出现作家上”。这一切,看似复杂,其实又是一件多么简单的事情。老贾做没做坏事,那要看警方的调查结果,退一万步说就算是做了坏事,那也是人之常情,就像原上海某大学经济学院因嫖娼下课的院长密斯特陆所说的,嫖娼的理由完全可能是因为“对方无工作,不读书,生活困难”,心生同情做了件好事。总之这一切,只要贾老师的爱人不生气,家人不生气,就不存在什么,关我们这些旁人什么事?笔者实在没有明白,为何众人就这样盼星星盼月亮地等着这些八卦产品出土?

  恶意中伤也好,枪手炒作也好。但整个事件表明,贾平凹先生与我们都是身处一个传播幼稚的社会。中国的传媒正在逐渐强大,从传统媒体到目前的网上轻易互动,这已经是一个时代的跨越。这同时自然也实在需要很多话题来充实某些人,但又不可以随便乱整,突然出现一个议论起来没有后顾之忧的人,谁家不拿他当宝看?再说了,贾先生是什么人?名人,大名人,大作家,他需要新闻巩固自己的名气,各网站需要点击率,各报社记者需要稿份……于是这一切就显得自然而然了。

  曾几何时,我们以优雅的文化自居自赏。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于文化,我们却进入了一个既唯美又盲目八卦的时代。我们的唯美让我们干出把比萨斜塔扶正的蠢事,八卦让我们不关心文学作品对于整个时代的思想引导性,不思考文学深层的底蕴含义,而对一切的作家卖身,作家嫖娼,作家骂街充满了兴趣。总之,一切都是为了市场经济——一个只有利润而拒绝提供任何文化本身的城市,我想在精神上始终还是文化“荒漠”、诺贝尔文学奖的“边缘人”。

  贾平凹“嫖娼”没有给我们句号,而是留下了一个惊叹号。(红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5-28 18:43:00
心凉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28 19:07:00

如今是娱乐社会,很多似是而非的新闻铺天盖地,充斥着大众的神经.这其中不乏有造谣,恶意中伤的言论.对于被谣传的对象来说,要经受非常大的舆论压力,同时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只能说大众是社会的基础,如何改变他们的观念,如何避免这些东西,将是事情的关键.网民的素质有些时候确实是有待提高.不知道有没有这方面调查,成天在网上八卦的这些人都是什么学历和素质?

目前的社会确实需要有一个力量来拯救.政府?大众?还是别的什么?21世纪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的进步,更夹杂着精神文明的失落.希望大众能够惊醒!我们那干净的、纯洁的世界在哪里?谁来找回它们,谁还记得它们?一间100平米的大房子可以让人忘记很多东西,比如友善,比如亲情,比如.......一辆PASSAT可以让人努力去做很多,比如欺骗,比如诋毁,比如......物质生活的狂热追求已经占领了年轻一带人的思想,但至少还没有完全占有.他们心底深处的净土还没有被征服,所以还有机会,还有机会去教育,去宣传,去努力让它们回归那份淳朴,那份与肤浅相对的深沉的风格.

我时时感觉到2007年的今天和1990年时的世界真是不一样了.很多很多地方....我很怀念那时.....

那时的春天....

那时的童真...

那时的刻苦...

那时的无邪...

还有那时人与人之间的真诚...

和干净的感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28 19:49:00

中国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真正的榜样?小时候记得很多的,比如说赖宁、张海迪等。到底是我变了,还是世界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5-31 21:42:00

当年牛顿还不是和莱布尼茨就微积分的创始人争的面红耳赤,但这并不能掩盖他思想的光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5 08:54:00

作家的新体念吧?!否则他如何写现代的“废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