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2247 2
2007-05-31

30日夜(编者注:原文如此,应为28日夜),就在股民熟睡之时,国家有关部门宣布“证券交易印花税上调至3‰”。当一帮股民今天一早起来盯着大盘时,都傻了眼。

  更让我们惊讶的是,就在几天前,社会上有关“证券交易印花税将要上调至3‰”在快速流传,甚至有人在一些互联网论坛上发帖:“财政部晚间将发布消息,证券交易印花税率由1‰提高到3‰。”《上海证券报》5月23日还发表报道称:财政部、国税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未听说近期将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在今天看来,这个“辟谣”消息似乎还是为了隐瞒“证券交易印花税要上调至3‰”的消息。

  更令人不解的是,就在前几天,有关部门还信誓旦旦保证,“不会再用行政手段干预股市,会让股市按照自己的运行方式去发展”。可如今,就在全国人民半夜熟睡时,却把“绳索”悄悄地套在他们的脖子上。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证券交易印花税一下子提高两倍,股市也被如愿地拿走22亿多的印花税。

  其实,谁都知道,时下,股市确实太火,对于“证券交易印花税上调至3‰”是为了“促进股市健康”之举,也没有人持有异议。事实也证明如此,受财政部上调证券交易印花税影响,沪深股市30日放量下跌,跌幅均超过6%。两市绝大多数交易品种出现不同程度下跌,个股大面积跌停。当日上证综指以4087.41点跳空近250点大幅低开,此后股指曾一度有所反弹,但随后又快速下挫。当日股指跌幅最大时下跌超过320点,收盘报4053.09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6.50%,全天振幅为5.99%。深证成指当日报收于12629.40点,跌幅达到6.15%。昨日,沪深两市仅分别有73只和25只交易品种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不计算ST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股票和未股改股,两市有约860只个股跌停。

  但是,“证券交易印花税上调至3‰”,作为财政部、国税总局两个主要职能部门,没有理由不知道。财政部、国税总局“辟谣”的声音还余音绕梁,“谣言”就变成了现实。无论是为了保密还是什么,对于老百姓来说,总觉得被大大地“忽悠”了一把,而政府部门以这样的手段对付普通股民,在老百姓看来,已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主要的是在挑衅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和美誉度,让股民对有关政府部门产生信任危机。

  一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致力建立和完善行政公开制度,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增强政策透明度。而这样三更半夜“偷偷”将“证券交易印花税上调至3‰”,无疑是在背道而驰。看来“行政公开”需要真正的阳光,更需要让“透明”成为一种“行政制度”。

南方都市报社论

  5月30日零点,新华社突然发布了上调股票交易印花税的消息:从2007年5月30日起,财政部决定将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1‰调整为3‰。这是继4月29日央行提高准备金率、5月16日央行加息及再次提高准备金率和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三率”联动后,政府采取的直接针对股市过热的调控措施,频率之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股票交易印花税是专门针对股票交易发生额征收的一种税,是投资者从事证券买卖所强制交纳的一笔费用,通常也被当作宏观调控股市的一项直接政策工具。此前的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反复提示投资风险、对市场违规行为进行整顿等措施屡屡无法奏效的情况下,政策的边际效应递减使政府未来可以选择的调控项并不多。和征收资本利得税需要全国人大批准、直接进行行政干预会遭受各界质疑相比,调整印花税税率似乎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像这次选择夜深人静的半夜公布如此重大的政策,实属罕见。中央政府历来出台有关资本市场发展的重大公共决策,为了让市场有正确解读和消化的时间,基本惯例是在周末出台,远的有国务院关于暂停国有股减持的决定,近的有最近央行的货币政策。更让市场费解的是,5月23日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办有关负责人在答复三大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证券报关于上调印花税的传闻时,都一致信誓旦旦地表示近期不会调整印花税。市场据此判断政府近期不会出台一些直接的干预措施,导致指数继续高歌猛进。如今却在半夜悄悄突袭式出台这样的政策,是政府官员误导了三大证券报的记者,还是三大证券报误导了全国的股民?

  公共政策的公正、透明和公开是其生命,对政府而言,出台什么政策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政策出台前后如何对所有股民保持公平。对一个长期处于熊市中的市场而言,反弹性上涨过程中伴生的投机过度和内幕交易等行为一般会呈现几何指数增长,对此打击不力,将会引起股市的暴涨暴跌,成为市场发展的瘟疫。要抑制股市过热其实很简单,一切都可以先打预防针,可以明确告诉市场,如果股市上涨过快,国家要出台政策,没必要一方面否认出台政策,而等到股市真正上涨后又出尔反尔,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财政部作为证券市场的管理部门之一,在短短的时间内,在有关市场的重大政策的信息披露方面出尔反尔,这就是管理层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具体表现吗?面对上市公司的虚假信息和“阴阳公告”,责任人需要承担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但对于政府的“阴阳政策”,普通民众怎么办?是相信政府明里的话,还是黯然接受“潜规则”怨天尤人自己没有后台?

  从根子上说,政府这次上调印花税,在程序和时间选择上如此怪异,无非是避免自己的调控措施遭遇之前央行政策一样的命运。从4月29日央行上调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准备金率以来,市场和政府政策对着干的局面非常明显,任何利空都被解读为利好,市场和政府博弈的心态跃然,政策遭遇“死也不卖”的尴尬境地,这对于一个威权主义的政府而言显然是一种挑战。政府就像一个斗牛士,手中的政策如同那块晃动的红布,不过,被激怒的不是公牛,而是政府监管部门,这在上调印花税的时间选择和方式上都体现得很明显。

  曾任美国首席大法官的约翰·马歇尔说得好:“征税的权力事关毁灭的权力。”从当天市场对政府上调印花税的表现来看,盘中跌停个股超过800家,上涨个股仅98家,上证指数全天下跌281点,创下历史之最,两市共成交4152亿元,创出历史天量。市场的这种悲壮的表现,与其是政府政策调控的结果,不如说是股民对政府的决策程序和公信力无情地投了不信任票。

  归根到底,中国股市真正的隐患仍然是政府的不当干预措施,正如诺斯的“国家悖论”所言,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经济衰退的根源。蜚声中外的中国“政策市”让股市一度成为投资者烧钱的祭坛,而不是分享经济增长的盛宴。在一个永远有着政府阴影的市场,投资者的行为永远是短期和非理性的。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民众博弈政策,以实现其自身利益最大化最正常不过,政府不必以为挑战了自己的权威而大加光火。否则,只能影响政府政策的公信力和政策目标的实现,引起股市的报复性暴跌,这是和政府调控股市的初衷背道而驰的。政府需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最终退出市场博弈,安心做好监管和制度建设,市场自会恢复理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6-1 13:11:00

,鄙人对政治向来不关心,一直以为腐败低效的政府只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于是也就容忍了,并在不同的场合为我们的zf做辩护,说只要经济搞上去,大家都有饭吃,他们多拿一点有什么关系呢?现在,我们的政府宏观调控,外资热钱通过地下渠道流入他们不管,机关违规入市他们不管,银行非法拆借资金流入股市他们也不管,庄家操控也不管,在汇率上左右为难,进退不得,高估了政府自身对于经济的掌控能力,现在,却明目张胆的食言自肥,以后的宏观调控想来越来越难了吧?我无话可说,以后也不发言.说句危言耸听的话,我敬告各位,经济失败必然导致政治清算.我们拭目以待,作为一个真正爱国家的人,我不希望在我有生之年看到这样的事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 13:35:2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 22:07:00
其实对百姓影响最大的不是提高印花税,而是见证一个没有信用的政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