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5303 8
2007-06-04

下面是张五常对如何看待环渤海经济圈的回答:

很难不看好渤海一带。空中客机到天津开档,而最近又发现大油田——这些都是正数。我要指出的是不能小看山东,虽然三年前到过那里,不觉得有惊人的发展。不能漠视山东,近海是一回事,文化的厚度是另一回事了。山东位于中原之东,孔夫子、李清照、辛弃疾都是那里的人。二十多年来古物的出土,尤其是古玉器,山东很杰出。我个人认为旧文化的基础对新经济的发展重要。有以往的骄傲,今天的人会比较容易地站起来。

听说青岛这两年发展得很快。也听说山东有金矿。一家大拍卖行不久前要到青岛展出,我问:「为什么除了上海,你们选青岛?」回应是,山东很多有钱人。渤海一带的火头是点起来了,走着瞧吧。

问:文化传统与经济发展之间什么关系呢?文化与经济如何互相影响呢?陕西、河南、安徽、浙江、江苏等地,在历史上都可谓文化大国,但经济发展迥异。“旧文化的基础对新经济的发展重要”,如果山东可以腾飞,那么陕西、河南、安徽等西部中部的文化大省呢?近海这一地理优势与文化这一制度因素相比i起着多大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6-4 19:52:00
文化的形成似乎与地理因素也有关吧,内陆文化与沿海文化的差异折射在经济发展上,就有了放大效应。作为一种制度,文化影响人们的观念,进而影响行为。经济的发展不过是人们行为的结果。只是“旧文化的基础对新经济的发展重要”,似乎应一分为二的理解吧,以安徽和山西为例,徽商和晋商在历史上可谓赫赫有名,也形成了独特的商文化,但后来为何衰落了呢?而且,至今,这两省的发展也未重现昔日历史的辉煌。另外,一定条件下,似乎地理优势更重要。就拿我家乡安徽来说,文化基础也算厚实,省会合肥是三国中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故址,又留下了一代清官包拯的千古佳话,但由于比较尴尬的地理位置,经济的起飞始终未见起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4 21:20:00
感兴趣的可以看看Guiso;Sapienza;Zingales(2006JEP)Does culture affect economic outcomes?以及Paola Giuliano最近在哈佛上的cultural Economics的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5 08:25:00
笑天蓝,能否把你说的资料分享一下啊,受条件所限,我可没办法找到这些资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5 14:05:00
google下都能找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5 18:21:00

这近乎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文化肯定会影响经济发展,但是是否这种影响是根本性的?我相信正反两方面的证据都可以找到。也许,更有意义的问题是,文化如何与其他因素一起“匹配”,共同影响经济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