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4829 2
2007-06-04

如题,拜托了...... 急用.... 还望大侠们赐教

1、举例说明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举例说明收益的资本化规律。

3、中国是否存在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如果没有,现在是否有必要引入这一品种?

4、金融资产选择的四个标准是什么?

5、举例说明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

6、什么是基础货币?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有哪些?中央银行能否控制?

7、论述货币政策传统的一般性手段及其在我国有运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13 11:58:00
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就是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21 16:05:09
1.举例说明劣币驱逐良币:某工厂为了精简员工,提高效率,就让双职工中必须一个下岗,工厂的本意自然希望能力强的留下,但事实上往往是比较弱势的留在工厂,而有能力的人离开,因为他找到新工作的几率更大。这样就劣币驱逐良币了。我自己觉得还可以这样说:公司对能力不同的人给以相同的工资,其实是将实际价值不同人冠以相同的名义价值,其结果必定是能力高的离开而能力低的留下。继而劣币驱逐了良币!

2.举例说明收益的资本化规律。例:一笔贷款一年的利息收益50,市场年平均利率5%,那么可以知道本金为50元÷0.05=1000元
按照这样带有规律性的关系,有些本身不存在一种内在规律可以决定其相当于多大的资本事物,也可以取得一定的资本价格;甚至有些本来不是资本的东西也因之可以视为资本。
以土地为例。土地本身不是劳动产品,无价值,从而本身也无决定其价格大小的内在根据。但土地可以有收益。土地收益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同时由于利率也会变化,使一块土地的价格会有极其巨大的变化。
● 预期收益升高,利率不变,价格升高
● 预期收益不变,利率升高,价格变低
● 预期收益不变,利率降低,价格升高
表面资本化使本身无法估计价值的事物有了价格。
资本化发挥作用最突出的领域是有价证券的价格形成。
资本化是商品经济中的规律,只要利息成为收益的一般形态,这个规律就起作用

3.大额可转让业务刚刚开始全面推行了,说明确实有市场有需求。

4.这个不知道。

5.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各级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转帐结算,不断地在各银行存款户之间转移,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系列过程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时的主要制约因素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必须从其吸收的存款中按一定比例提取法定存款准备金,上缴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不得动用。这部分资金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例就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2)、提现率: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提现率又能称现金漏损率,是指现金漏损与银行存款总额的比率,这也是影响存款扩张倍数的一个重要因素。
(3)、超额准备金率:商业银行为了安全和应付意外之需,实际持有的资金准备金常常多于法定存款准备金,从而形成了超额准备金。这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率就是超额准备金率。

6.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2年版)的定义,基础货币包括中央银行为广义货币和信贷扩张提供支持的各种负债,主要指银行持有的货币(库存现金)和银行外的货币(流通中的现金),以及银行与非银行在货币当局的存款。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中,基础货币被称为Reserve Money。说白了就是真正发行的钱的总量。基础货币由现金和存款准备金两部分构成,其增减变化,通常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央银对商行等金融机构债权的变动,国外净资产数额,对政府债权净额,其他项目(净额)。央行可以控制。

7.根据货币政策工具的调节职能和效果来划分,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以下三类:(一)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或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的扩张与金所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俗称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信贷或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而采用的工具。侧重于银行业务活动值得方面进行控制,是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包括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和优惠利率。(三)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包括信用直接控制工具和信用间接控制工具。信用直接控制工具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和特种存款。信用间接控制工具主要有:窗口指导和道义劝告。《中国人民银行法》第23条规定了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的六种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制度、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再贴现政策、再贷款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这是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