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评赵晓的“从当前股灾中学习大国崛起的智慧”
看了赵晓(以下简称赵)的文章,觉得有几点问题:
其一:没有一个英明的政府会保护和助长投机。既然,中国股民(散户)行为本身就有问题,教育一下,是必要地。赵的文章指出中国政策制定者缺乏金融知识和金融经验,是无视事实的!这个看法若是用来描述中国股民倒是恰当的,包括中国的机构投资者们。其二:我始终相信北京的决策者此举用意绝非只针对股市,其中两个重要的方面,包括,(1)人民币币值问题;(2)通胀问题。为什么这么讲?我认为,中国的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之间,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存在着制度性分割,正因于此,中国的证券市场成了中国通胀的一个转移通道。所以,尽管实体经济平稳,高速增长,但通胀较低,所以,看起来经济体流动过剩。
其二:赵的文章指出政府推印花税政策为“偷袭”,含义读者自明。但我想指出的,政府用意绝非于人民利益视而不顾,实则在于一面给中国股民降降温,让他们真正认识下股市投机是有风险的;最主要的,是紧急关门,抑制外资挟利抽逃。
其三:赵的文章指出的政府出而反而,不利于预期形成和稳定。我倒是认为,恰恰相反。赵的预期是一介预期。一介预期,在市场经济中就是能被(其他主体)预见的预期,倘若,哪个主体的预期模式能够被其他人所预期,那么,一介预期就是有害的,也就是在博弈中必输。
最近正在看《大国崛起》。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都离不开良好制度的建立。中国要想成为大国,也必须好好构建自己的制度。
有些根本的问题是很难扭转的,这些东西不改变就难避免不适当的政策的出现
政府不守诚信也不是第一次了,可很多人仍旧愿意盲目相信
研究中国股市的走势就要研究政府的目的
中国的政权把的还是很牢的,这点大家放心
需要学习的又何止政府官员呢?普通群众也应该补充一下知识啊!否则还是无法避免"羊群效应",还是会盲目跟风,到时候损失发生了,又要怨天尤人了!
支持!
我缺乏经济知识,只是老是觉得有点和老师(称教授太书面了,呵呵)不一样的看法!
首先、发生这样的股灾是好还是不好?
其次、造成所谓股灾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老师的意思好象是政府以不正当的方式出台印花税、普通散户的信心缺失。
上周末比较闲,看了《基金经理》那本财经小说,讲的和现在这个所谓的股灾比较象,但小说毕竟是小说,加上我也没有金融方面的功底,只是简单地把两个事联想在一起了。
总之,看了帖子受益很深,启发很大,谢谢老师!无意之中发现这个好地方!!
赵晓老师的评点真是一针见血,字字如心头阿
你应该公平地读赵教授的文章,他哪一个字在鼓励投机了?
赵教授是站在宏观经济战略的角度,认为政府应该合理实施政策。金融体系跟整个社会的关系比商业还紧密,由于金融体系本身的脆弱性和复杂性,强制砸盘会如同推倒多米诺骨牌,影响实体经济,引发灾难性的后果。由于国家错误干预而导致金融衰退的例子屡见不鲜。另外,错误的发布政策方式,导致政府信用沦丧,更是全方位地退步,是一个多输的局面。
QFII额度刚增加,就发生了股市大跌,像是有预谋
有道理!
我不赞同,股票是投资的不是投机的,目前散户的投机心理会大,才会被机构牵着走,要买卖股票不是炒股票,要以中长线为主对于一般散户,短线应该是职业股民做的,很支持打压市场教育散户,希望可以将大盘打到2000点,一个良好的散户群体才可以支撑股市,这次的教育很好,如果90%的散户抱有投资而不是投机的心态那么大盘也没办法操纵,国家也无从打压和托市。一个不以政府意志为转移的市场才是良性的。
本人极其反对此人龌龊的思维方式;
股民的利益进而老百姓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即便他们不成熟,老想着投机,但这永远不构成管理层打压股市、教育他们的理由,想想这样做得社会成本有多大就知道为什么了;
政府的职责是维护老百姓的利益,哪怕这些老百姓都是土匪、笨蛋、傻瓜;
如果中国股民不理性,一窝蜂冲向股市,银行储蓄急剧减少,这批长年沉默的猛虎可能出笼伤人,那么,下面几个问题的答案预示着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症结的所在与出路:
1、房地产市场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政府和开发商在其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是市场力量在主导,还是政府和利益关联紧密的房地产商这两只手在主导?请大家看一下近几年各地区政府的财政收入构成,心里自然就明白了。
2、这次股市的所谓非理性繁荣,神经的敏感之处在哪里?为什么中国的储蓄率这么高?老百姓除了消费之外,有方便而有效的投资渠道吗?有良好的市场保险机制和监管环境吗?小老百姓好不容易捞着一个捡钱的机会,还能有理性吗?他没有其他出路,只有认定这条路了,谁知道半夜鸡叫的股市在2007年5月末的深夜会精彩演绎呢?
3、市场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是以法治、诚信和信息的透明化为基础的,政府充当守夜人的角色,这次充当了什么角色?吴敬琏几年前写了一本书,《改革,我们正在过大关》,现在主管经济的官员觥筹交错之际,有工夫的话,稍微花上一点时间,做一回学生就明白了。
4、金融市场,是现代市场最发达和最需要知识的一个部分,它的敏感之处,绝对不是股市的无常升降,它昭示着产品贸易、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如果股市是一面镜子,你能从镜子里看到什么?该如何正衣冠呢?
虽然我幸运地躲过了这场灾难,但是我并不幸灾乐祸,看到周围黯然神伤的朋友们,象打翻了五味瓶,滋味难受。声声叹息弥漫的是对国家的失望甚至绝望。我同意赵教授说的一切,揪出这次决策出台的幕后黑手,国家的形象绝不能让少数与QFII有染的高官给玷污
支持赵教授.
很赞同赵教授的说法,中国政府角色没有改变,这种情况下中国股市必定会有起伏
大部分普通股民最希望知道的就是:我今天买哪支股票明天一卖可以赚最多的钱.对于其他的什么经济宏观分析,金融知识学习,你和他说他都听不进去.甚至有一些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本身都是需要接受教育的.所有的人都这么浮躁.
我学习统计和金融风险管理毕业以后,这里的银行或金融机构招聘时都不需要我这个专业. 看来,我也需要接受教育了:拉拢关系,讨好官员,练好酒量,等等,谁在意你是学什么的?
看了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总希望自己可以出一些力,真的,有时候我都替自己可悲.
我为自己的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的领袖们而祈祷!
何况他说的那些远水救不了近火.
有人拿刀顶到你脖子,你说我要练什么什么绝技,这不是笑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6 22:24:3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