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大街上,总是一楼临街的店面值钱;
走进政府部门,发觉领导们的办公室总是在楼上,好象还没有发现在一楼的领导办公室,即便是在乡村,村委会的办公室通常也是在二楼以上.
为什么呢?有什么办法让领导们把办公室搬到一楼,方便老百姓进去找人办事?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原因是分工不同。
“领导”这个词意味着某人不用干日常的业务工作,他的工作是管理具体干事(生产)的人。领导即理论所称企业家,而处理好大量的单个客户需求,这种行为就是企业家管辖下的人力资源在生产产品。领导在二楼,或者在同一层楼的深处,这种现象应该是组织内分工不同的一个外在表现。这和厂长不会天天守着机床的现象是一样的。
有理由相信,正是由于分工,才导致人们形成“一个人所处位置代表了其尊卑级别”的观念。农人要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地里劳作,县官是在衙门里断案施令。黄土、衙门,本是工作场所的区别,但眼见的黄土卑微,衙门高贵,人有感情,怎么能不据此发生等级尊卑的联想。
分工是我们能观察到的,人的观念却很难直接被观察到。
以分工衍生的现象解释观念的转变,倒真是个有意思的想法。
等级制度的经典案例
怎么还真的认真讨论起来了?满足领导们的心理优越感也好,控诉等级制度也好,抛开这些不谈,领导的办公室安排在上层,让出低层空间给一线基层部门,也是最优效率的安排了。
难道诸位都没有去行政部门实习或就职的?老百姓大部分的日常事务都是分散到各个部门受理的,需要直接找领导沟通解决的是极少数的一部分,领导的办公室利用率是很低的。
所以我从一开始觉得这样是很正常的,简直是天经地义,有什么好质疑的。
罗宾逊夫人说过:“灌水是一项严肃的事业”(Economics is a Serious Subject)。
顺着还可以再问一个问题:为什么领导的办公室总比别人的大?
在即使没有电梯也便于上下楼的情况下,楼上的房间采光能力、视野、空气流动一般都比楼下好,大家愿意在什么样的屋子里呢?
按照你的逻辑,罗宾逊夫人还说过,经济学就是把简单的问题弄得玄乎难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