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热泪满面,打破事业单位的封锁,我们的民族就腾飞了,这些话是我一直想写出来的,没时间搞,没想到高教授写了,他真是中国的脊梁级人物。
每年不知有多少莘莘学子梦想着进入北大。在这芸芸众生之中,相当一部分自考生可以进入北大复试,而那些自命不凡的统招生根本靠不上边。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是北大的招考制度除了问题吗?我想不是。我觉得这是北大的福气。自考生在种种恶劣的条件下可以考北大不正说明了自考生的能力之强,毅力之强吗。反过来说,社会和国家给了统招生各种优越的条件,结果呢?还不是整天望着北大的门兴叹。
我就是自考生,没有上过自考课的人不知道自考是个什么状态。我上的是脱产的班,老师也都是很不错的,我也没有觉得课程很容易。不过我倒是可以举一个上考研辅导班时的例子。上数学班的时候,我周围都是统招生,课我听得很明白,一次有一部分内容老师空过去没有讲,我问他们是不是没有讲,他们几乎每个人都睁着混沌的大眼睛,对那部分内容竟然茫然无知.是不是这就是自考生和统招生的区别呢?
试问,是不是统招生考上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中国教育事业稳步向前了;自考生考上就是悲哀,就是失败,就是考试标准的不科学??同样的试卷为什么不同的成绩,同样的学校为什么不同的待遇.
以下是我朋友的发言:由于自考体制的原因,自考生作为一个整体的学术修养比受过正规教育的本科生的整体要差,这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难道正规教育的本科生就好吗?那北大的还拿硫酸泼熊呢!要拿这个当标准,这几年的教育改革就白干了。悲哀!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那硫酸泼熊的是清华的,而且那个与学术修养没有关系。他个人更代表不了统招生的群体。
我就认识自考的朋友,觉得他们很不容易,要经过那么多门的考试。而且他们有决心考名校也是要吃很多苦的。但不管怎么说研究生是培养学术人才,高考也许不是一个好制度,但他在区分人的学习能力上还是一种目前最可行的手段。对于考研也许可以通过多年积累考出一个好成绩,但在读研究生的培养方面,以自考生整体来看还是相对较差。我们学校(北科大)的自考生就在校内学习,他们怎么回事我们看得清清楚楚。(但并不是排出有个别人不同的)中国目前的大学培养有一定问题,这使统招生有些人不务正业。但是如果你怀疑和你上辅导班的那些人有智力问题就不应该了。当然,这种态度他们也很难考上。其实如果比较也只能是以群体为单位,去核个别人比较有什么意义么?高教授说的第二个办法比较可行,北大也正在做,据说以后要把笔试的比例降低到40%。但是老实毕竟是人,学位歧视肯定会有的。就好像社会对于本科生和专科生有区分。甚至对名校和非重点学校的本科生还有区别呢。中国考试只想放到一大部分人,有能力上有想上的人太多了,任何个人情况都是微不足道的。
为什么把人给分的这么细,如果不承认自考的学历,就直接说明,或国家干脆就别办自学考试。等人家自考毕业证拿到手,考研比你厉害,你又来歧视,这帮人看人用惯了三只眼。
我不知道自考是出于什么原因?但我觉得既然你是自考的,就说明了你以前没努力。后来发愤考上好大学也是靠自己的努力,与别人一路考上来的有点区别也是正常的。不过,受到过正规教育的毕竟受过较好的文化环境和大师级的熏陶,自考生也是不可比拟的。当然,社会需要公平,我相信自考生总有一天会得到公平的待遇的,只是时间问题。
我不知道自考是出于什么原因?但我觉得既然你是自考的,就说明了你以前没努力。后来发愤考上好大学也是靠自己的努力,与别人一路考上来的有点区别也是正常的。不过,受到过正规教育的毕竟受过较好的文化环境和大师级的熏陶,自考生也是不可比拟的。当然,社会需要公平,我相信自考生总有一天会得到公平的待遇的,只是时间问题。
我不知道自考是出于什么原因?但我觉得既然你是自考的,就说明了你以前没努力。
鄙视你得出这样的结论!
呵呵,确实是有点悲哀啊,现在的社会到处都在看文凭,
我一直不明白这个文凭算是个什么东西,那只是一张纸而已啊,如果我们都让一张纸给压死了,那我们也就无话可说了。
这样的考试制度本来就是很不合理的,我一直认为从古到今的那个科举考试是一个弊大于利的愚蠢做法。
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
1. 楼上的朋友说现在社会到处看文凭,这是比较经济的次优选择,诺奖得主Spencer说过,现在社会是个信息不对称的社会,作为企事业单位招人什么的,没精力来对你进行全面的考核,最简单、最经济的办法就是看你的学历,毕竟这也是对你自己之前努力与水平的一个表现。
2. 对高校来说,现在很多学校的自考办学只是在抓收入而已,至于上课什么的,顶多是些研究生上,绝对不是最好的老师来授课,那些顶尖级老师自己搞研究都觉得时间少,硕士生都不大想带,更何况自考生了。所以我这决不是对自考生有偏见,但他们接受的肯定不是最优秀的师资。有句话说得好,功夫在课堂之外,我觉得自考生自己所接触的学术环境比正规生差远了,当然整体实力就上不去。
3. 从学术来讲,我现在是学经济学的小硕,不知道法学那边东西是不是更容易学些。感觉现在的课程真的好难,因为之前不是学数学或经济学,进入硕士阶段真的就觉得自己在数学、经济学方面的功底太逊,而且感觉自己本科阶段虽然不是很贪玩,但总是觉得没学到什么东西,至于那些自考生,就更不好说他们到底学到些什么了。当然所使用的课本肯定都差不多。
4. 从个人来说,我也不知道现在的本科生是不是就都在上网、玩游戏,我是早几年本科毕业的,虽然身在南方,给人的印象总是这边的学生很浮躁,但感觉身边还是有不少同学很用功,尤其在考研阶段,而且那时候高校的硬件设备绝没有现在这么好,图书馆、教学楼去晚了绝对找不到位置,虽然这也导致霸位现象很厉害,但至少在图书馆,在除每天的吃饭时间外,基本上都是很火爆的学习场面,搞得我现在虽然比较容易地就找到学习地方,但总找不到当年那种紧张、令人很兴奋的感觉,心里不爽。再看看自己的同学,都是年纪小小,就已经是研究生,分数都比我高很多,好大的压力呀。所以我对现在的正规本科生还是比较有信心的,虽然肯定地混日子的人也不少。相比之下,那些自考生给我的感觉就不怎样了,其实我觉得现在的自考生真的很幸福,只要给钱,就可以得到当年很多人辛辛苦苦才争到的学习环境,知足吧,对于正规生来说,当然就心理不服了,毕竟高考成绩还是能够说明点问题的。
楼上把自考生仅看作是高考失利,在各大学成教学院(或其他学院)学习的学生把。
别忘了还有农村因为经济问题,直接读中专的自考生和在职的自考生。
他们现在读研绝不逊色于“正规生”
确是如此~~
不错。我就是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学校考上研的。有种你在考试时把人家当在外面,可以加大复试,可以多考几次啊。人家通过了考试,你还有脸说三道四,鄙视这种学校和老师。
这个问题不能这样来讲
自考生怎么了,现在有很多自考生都经过了一个同公办大学的学生一样的文化熏陶的过程.
修养,我不知道这个修养是怎么解释的. 清华北大的学生怎么了,清华北大的学生修养就好吗,我不敢苟同.
我到是认为自考生的修养要好一些,最起码大体上是好的.
我认识一些自考的朋友,感觉在自考里面也是鱼龙混杂(正规的统招生,也是鱼龙混杂)。在自考里面有很多人才,如果人家评自己的本事考上北大,为什么要歧视人家呢?规则可是首先确定的,如果你不喜欢自考生,在招生简章里就应该说明
加微信,拉你入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