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重新解读经典是当代人对如何应对危机问题的一种反思方式。本人最近在重读《资本论》,有一些心得,在本站提出来,与少数《资本论》深研者交流。先提出一个解读框架,今后逐步完善。</P>
<P>(没有支付能力却有深刻见解者可通过邮件方式与本人联系)</P>
<P></P>
<P>(为了防止被某些急功近利者轻易窃取思考成果,故本人设立较高的金钱门槛。待相关成果在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后将解除门槛制约。为避免后来者以同样代价取得更多的信息量,在本帖的完善期间本人将不断提升门槛,请版主暂且保留门槛设置)</P>
<P>十论:</P>
<P>1、商品论。(1)后代人参与交换的权利如何实现,市场参与权在哪里?(2)当代人参与市场交换如何评价利益实现的公平性?(3)影子价格起什么作用?如何起作用?</P>
<P>2、价值论。(1)劳动价值怎样体现?(2)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社会必要”的社会表达机制是怎样的?(3)第二种含义的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社会必要”的社会表达机制是怎样的?(4)自然资源的价值如何完成由无价值向有价值的方向转变?</P>
<P>3、资本论。(1)资本形态的多样化;(2)资本收益的多样化;(3)资本运动形式的多样化。(4)泛资本化与资本的消亡趋势</P>
<P>4、剩余价值论。(1)剩余价值的源泉与自然生产力的开发利用;(2)剩余价值的形态转化与自然资源的节约使用;(3)剩余价值规律与资源环境的价值补偿。</P>
<P>5、生产价格论。(1)生产价格转向新的价值表现形态,将需要哪些条件?(2)生产价格的新的价值表现形态将具有哪些特征?(3)环境气候资源化在生产价格的形态转变中起何作用?</P>
<P>6、再生产论。(1)再生产的自然环境基础;(2)再生产类型的拓展;(3)再生产中的比例关系;(4)从循环经济看两大部类理论的局限性与再创新</P>
<P>7、货币论。(1)货币的产生与弱可持续发展(2)货币的局限性与资源的可获得性(3)货币的消亡与强可持续发展</P>
<P>8、地租论。(1)绝对地租的实质与生产力的科学布局;(2)级差地租的产生与生态补偿;(3)地租与经济发展的梯度效应</P>
<P>9、人口论。(1)相对人口过剩的“相对”在当代发生了什么变化?(2)人口相对过剩与社会保障机制的缺位;(3)劳动力价值补偿的内容和形式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拓展</P>
<P>10、危机论。(1)一般危机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特殊化;(2)生态危机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激化与转嫁(3)解决公共危机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突破口。</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8 18:38:2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