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8573 24
2005-04-21
发展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落后国家怎样赶超先进国家迅速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其研究的内容组要包括:经济增长理论、资本形成、人力资源、人口流动、农业发展、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优先顺序选择、对外贸易、外资利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可持续发展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4-21 23:19:00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概要

城市性质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城市发展规模 控制中心城人口和用地规模,引导中心城的人口和产业向郊区疏解。2020年,全市实际居住人口1600万左右,其中,非农人口1360万,城市化水平达到85%,集中城市化地区城市建设总用地约1500平方公里。中心城规划人口约8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约600平方公里;郊区城镇规划人口约560万。 城市发展目标 2020年,把上海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基本确立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基本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挥上海国际国内两个扇面辐射转换的纽带作用,进一步促进长江三角洲和长江经济带的共同发展。 主要标志: 1、基本形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基本形成与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功能布局。 2、基本形成符合现代化大都市特点的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市域城镇布局,并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共同构筑经济发达、布局合理的城市群。 3、基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全面建成环城绿带,形成郊区以大型生态林地为主体、中心城以'环、楔、廊、园'为基础的绿化系统和市域绿色空间体系。 4、基本形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基础设施框架。以'三港两路'(三港指海港、空港和信息港;两路指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体,建设一批衔接国内外的枢纽型重大工程;以'两网'(轨道交通网和高速公路网)建设为重点,形成市域内快速便捷的客货运交通网络。 5、基本形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社会发展体系,建设布局合理、环境洁净、配套齐全、生活舒适、交通便捷的居住园区。 城市发展方向 拓展沿江沿海发展空间,形成宝山新城、外高桥港区(保税区)、空港新城、海港新城、上海化学工业区、金山新城等组成的滨水城镇和产业发展带;继续推进浦东新区功能开发和形象建设;集中建设新城和中心镇;将崇明作为21世纪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 市域城镇体系 形成'中心城-新城(含县城,下同)-中心镇-集镇'组成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及由沿海发展轴、沪宁、沪杭发展轴和市域各级城镇等组成的'多核、多轴'空间布局结构。 中心城是上海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上海市城镇体系的主体,以外环线以内地区作为中心城范围,人口控制在8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600平方公里。 新城是以区(县)政府所在城镇、或依托重大产业及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发展而成的中等规模城市。规划新城11个,分别是宝山、嘉定、松江、金山、闵行、惠南、青浦、南桥、城桥及空港新城和海港新城。新城人口规模一般为20~30万人。 中心镇是由市域范围内分布合理、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集镇,依托产业发展而成的小城市。规划朱家角、泗泾、周浦(康桥)、奉城、枫泾、堡镇、南翔及罗店等22个左右中心镇,规划人口规模一般为5~10万人。 集镇由现有建制镇根据区位、交通、资源条件等适当归并而成(现状约170个)。规划约80个左右的一般镇,人口规模一般为1~3万人。 中心村是在合理归并自然村后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较完善的现代化农村新型社区。中心村规模在2000人左右。 中心城布局 中心城空间布局结构为'多心、开敞'。规划按现状自然地形和主要公共中心的分布以及对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合理调整分区结构。中心城公共活动中心指中央商务区和主要公共活动中心。 (1)中央商务区 中央商务区由浦东小陆家嘴(浦东南路至东昌路之间的地区)和浦西外滩(河南路以东,虹口港至新开河之间的地区)组成,规划面积约为3平方公里。中央商务区集金融、贸易、信息、购物、文化、娱乐、都市旅游以及商务办公等功能为一体,并安排适量居住。 (2)主要公共活动中心 主要公共活动中心指市级中心和市级副中心。 市级中心以人民广场为中心,以南京路、淮海中路、西藏中路、四川北路四条商业街和豫园商城、上海站'不夜城'为依托,具有行政、办公、购物、观光、文化娱乐和旅游等多种公共活动功能。 副中心共有四个,分别是徐家汇、花木、江湾-五角场、真如。徐家汇副中心主要服务城市西南地区,规划用地约2.2平方公里;花木副中心主要服务浦东地区,规划用地约2.0平方公里;江湾-五角场副中心主要服务城市东北地区,规划用地约2.2平方公里;真如副中心主要服务城市西北地区,规划用地约1.6平方公里。 产业发展规划 1、产业发展 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动力,全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发展以金融保险业为代表的高层服务业和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积极拓展国内与海外市场,提高产业外向度,基本形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经济规模、综合实力与服务功能。 2、产业布局 从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整体发展出发,按照地域紧密度和产业关联度,合理布局产业,集中集约发展。市域产业布局共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城市内环线以内的地区。以发展第三产业为重点,适当保留都市型工业。 第二层次:城市内外环线之间的地区。以发展高科技、高增值、无污染的工业为重点,调整、整治、完善现有工业区。 第三层次:城市外环线以外的地区。以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重点,提高经济规模和集约化水平,集中建设市级工业区,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和郊区旅游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4-21 23:32:00
香港概貌

150多年前,香港被形容为「荒芜之地」,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为一个国际金融商贸中心,跻身世界大都会之列。

香港除了拥有世界上最优良的深水港外,可说是没有其他天然资源。香港的工作人口约350万。人们辛勤努力、适应力强、教育程度高且富创业精神,使香港成为生产力强、创意无尽的城市。

香港受英国管治个半世纪后,在1997年7月1日成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根据《基本法》,香港现有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最少保持50年不变。除防务和外交事务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

地理位置

香港位于中国东南端,是发展日渐迅速的东亚地区的枢纽,地理条件优越。香港总面积达 1103平方公里,由香港岛、一海之隔的九龙半岛和新界(包括262个离岛)组成,其中郊区多集中在新界。 [ 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图 ] [ 香港与其邻近地区地图 ]

人口

2003年年底,香港人口约680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 300人。居于香港的外籍人士为数不少,共有约523 880人,主要来自菲律宾(132 770)、印尼(95 460)和美国(31 330)。

语文

中文和英文同属香港的法定语文。政府机关、法律界、专业人士和商界均广泛使用英文。香港不乏受过良好教育且精通双语甚或三语(即英语、粤语和普通话)的专才,而对于在香港经营或与内地、台湾有贸易往来的企业,这些专才更显重要。

气候

香港属于亚热带气候,但差不多有半年时间带有温带气候性质。冬季的温度可能跌至摄氏10度以下,夏季则回升至摄氏31度以上。雨量集中在4月至9月间,约占全年雨量的90%。 [ 香港天文台 ]

国际贸易中心

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贸易体系、第六大外汇市场及第十二大银行中心。香港股票市场规模之大,在亚洲排名第二。香港也是全球输出成衣、钟表、玩具、游戏、电子和某些轻工业产品的主要地区。

国际服务中心

在2003年,香港是全球第十大服务出口地。香港服务贸易主要包括民航、航运、旅游、与贸易有关的服务,以及各类金融及银行服务。不少服务项目的收费都是全球最低廉的。

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

逾3 200家国际企业选择在香港设立亚洲区总部或办事处,主要从事的业务包括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其他商用服务(例如会计、广告、法律等行业)、银行和金融、制造业、运输及相关服务。

自由贸易与自由市场

香港提倡兼奉行自由贸易 ─ 拥有自由开放的投资制度、不设贸易屏障、对外来投资者一视同仁、资金自由流动、法治体制历史悠久、规章条文透明度高、税率低而明确。

政府行政架构精简

香港拥有一个架构精简而效率高超的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素以效率出众、透明度高兼处事公正而知名。公司及个人课税率低,而且易于计算。一直以来,香港奉行「尽量扶助、减少干预」的政策,乐于支持工商业的发展。

货币制度

香港的货币政策目标是维持港元稳定。鉴于香港是一个高度外向型的经济体系,这个目标的具体涵义就是维持港元对外价值的稳定,即维持1美元兑7.8港元的固定汇率。这个政策目标是通过联系汇率制度来实现。联汇制度自1983年10月开始实行。

法治

香港的法律制度令人充满信心。这个制度以普通法为根基,历史悠久。市民和居港人士得享的权利与自由,建基于大公无私的法治体制、独立的司法制度、完善的法援制度及自由积极的传播媒介。 [ 司法机构 ]

机场

香港是国际和亚洲区主要的航空中心。香港国际机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全球各大航空公司都有航班飞往香港。现时,每周有大约3 900班定期客运及615班货运航班从香港飞往全球约130个城市。机场全面发展后,每年将可处理旅客8 700万人次和货物900万公吨。香港国际机场在过去四年获英国航空业意见调查机构Skytrax Research选为全球最佳机场。

港口

2003年,香港港口合共处理了2 000万个20长的标准货柜,是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葵涌八个货柜码头设有18个泊位,临海地界总长6 000米左右,码头占地逾200公顷,可容纳多至18艘「第三代」货柜船停泊。2003年间,全球有约35 790艘远洋轮船及182 270艘内河船只停靠香港。这些船只合共处理了货物约2.076亿公吨及各地旅客1 860万人次。

香港正兴建第九个货柜码头,以应付日益增加的货运量。新的九号货柜码头将有六个泊位,每年可处理最少260万个20长的标准货柜。工程预计在2004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拓展未来

在二十一世纪初,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就香港的长远发展策略进行检讨。这项检讨是继策略发展委员会经过两年研究后进行的工作,目的是为配合回归后的转变和充分把握所带来的机遇,并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以知识为本经济体系所带来的挑战,积极作好准备。委员会的任务和策略大纲,是列出香港成为中国主要城市和亚洲首要国际都会必备的条件。 [ 香港品牌形象 ]

亚洲数码之都

香港已积极作好准备,要成为东亚地区的创新科技中心 ─ 亚洲数码之都。政府正推展多项工作,以达至上述目标和充分把握资讯革命所带来的众多良机。

数码港 数码港是香港的资讯科技旗舰,整个项目耗资158亿港元(20亿美元),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全资拥有,并由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负责管理。这个项目所创造的互动环境,将汇聚过百家本地和海外资讯科技公司以及过万名专业人才,其枢纽角色有助促进本地以至区内资讯科技行业的发展,尤其是资讯科技应用、资讯服务和多媒体内容行业。数码港亦会向社会大众提供资讯科技教育。

数码港标志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致力将香港发展为区内首屈一指的数码城市。这个项目正于港岛南区钢线湾兴建,占地24公顷。数码港现正分期落成,于2004年年底竣工后将提供10万平方米的智慧型办公室大楼用地。

科学园 兴建科学园的目的,是汇聚和培育专门从事应用研究发展的世界级科技人才。科学园按组群概念发展,四个组群包括电子、资讯科技及电讯、生物科技和精密工程。科学园第一期已于2002年6月用,第二期预计在2007年年底前完成。

二十一世纪基础建设

香港能够继续成为亚洲区内首屈一指的商贸、金融和旅游中心,主要原因之一,是本港拥有效率高且深可信赖的基本建设。进行基础建设的发展不但可以满足因人口增长而带来的额外需求,同时也可支援本港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基础建设方面继续作出钜额投资。政府计划在未来五年,每年平均耗用290亿元(37亿美元)进行基本工程计划项目下的工程。

铁路发展 西铁已于2003年12月通车。另有四条新铁路将会在2004至2007年间完成。九广铁路尖沙咀支线建成后,便可为九广铁路和地下铁路系统提供第二个交汇点,方便乘客转乘火车或地铁;而马鞍山铁路将会连接港岛东部的新市镇和市区。预期上述两条新铁路线将会在2004年年底前建成。竹篙湾铁路线连接欣澳与位于大屿山的迪士尼主题公园,工程预计在2005年完成。一条新的铁路旅客过境通道将会连接落马洲与深圳皇岗,工程预计在2007年年中之前完成。

《铁路发展策略2000》为香港直至2016年左右的铁路网络扩建勾划出蓝图。该策略建议本港兴建多五条客运铁路线(包括九龙南线、沙田至中环线、港岛铁路延线、北环线及区域快线)及一条货运铁路线(港口铁路线),所涉及的投资总额约为1,000亿元。新铁路线完成后,香港的铁路网络将会增加约40%至超过250公里,而铁路在本港公共交通运输所占的比重亦会由30%增加至约40%。

新市区发展 西九龙填海工程计划已于2003年完成,并提供了约340公顷土地,为大约19万人提供居所。另一项大型发展计划是在西九龙填海区南端兴建西九龙文娱艺术区。这个独特的文娱艺术区集文化、艺术、娱乐及商业设施于一身。政府现正就有关建议积极进行规划,并已邀请本地和外国公司提交发展建议书。

有关旧启德机场用地发展的分区计划大纲图已于2002年6月获通过。鉴于法庭最近就维港填海计划所作的判决,政府将会全面检讨现有的发展计划,以确保符合法律方面的规定。检讨范围包括规划及工程方面的事宜,预计需时两年完成,期间,政府会展开大规模谘询工作,探讨公众对该幅主要海旁用地的发展期望,以确保修订发展计划能够获得公众认同。

道路工程计划 新主要道路不但有助纾缓市区道路挤塞的情况,而且将成为贯穿新界和通往边界的重要新道路。主要的道路工程计划包括兴建深港西部通道、后海湾干线及包括昂船洲大桥的八号干线。

昂船洲大桥全长1 596米,主跨距长1 018米,建成后将会是世界最长的斜拉索桥,亦是本港首座位处市区环境的长跨距吊桥,届时在香港岛和九龙半岛都可以望到这座雄伟的建设。昂船洲大桥的设计以2000年一项国际设计比赛的得奖作品为蓝本;参加角逐的设计工程公司来自世界各地,全都是业界的翘楚。

昂船洲大桥是八号干线青衣至沙田段重要的一环。当工程在2008年年中完成后,香港将增添一条东西行的主要干道,把新界东部与香港国际机场连接起来。新干线让车辆可以直接前往葵涌的八号及九号货柜码头。香港作为重要物流及运输中心的地位,亦会因此而进一步提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6 15:05:00
GDP方面,大约2018年上海就能超过香港,其时香港的GDP约为2890亿美元,.上海的GDP约为3150亿美元.人均GDP大约要到2050年上海才能超过香港,其时香港的人均GDP约为37900美元,.上海的GDP约为38500美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7 03:42:00
这么肯定,速度不变吗?澳门的GDP能增长20%多,说不准香港什么时候也来个十几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7 15:08:00
我的预计是查找了超过200万字的专门资料后再确定下来的。香港是一个成熟的经济体,它的发展幅度变化不会像澳门那么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