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经济的大学生是“炒股族”的主力军。记者通过本次调查发现,从回收的157份有效问卷中,金融系占51.6%(81份),英语系占26.8%(42份),新闻系占21.6%(34份)。
  大学生炒股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为了满足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为了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而作尝试;也有的单纯就是为了赚钱。陈雷坦言,他最初的动机就是后者。“我本身是学经济专业的,大一、大二我曾在假期里打工挣钱,但收益较少。后来,我觉得还是买股票赚得多。而且又和我的专业相关,并能检验一下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两全其美。”
  据专业人士保守估计,大学生股民大军的队伍有数十万之多。据了解,在高校,许多寝室甚至“全民皆股”。
  股票的涨与跌对于大学生股民们的情绪影响不大。从“你是否会因股票涨落而情绪波动”的问题调查结果来看,只有29.4%的学生选择“亏了会情绪低落”,其余71.6%的学生都能够“很快平复情绪”或“会保持平常心”,以端正、平稳的心态去应对涨跌。
  “涨了,会高兴;跌了,当然会担忧。但股市就是这样,要有超强的心里素质。”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的鲁毅对记者说,“有一次,我刚买的股票第二天就涨了,我很开心。可是没想到过两天大盘就开始跌,一直跌了将近两百多点。许多人都把股票抛出去了,我就很犹豫,不知道该不该抛。那时心里的滋味真是难受,忐忑不安。”经历了几次,鲁毅笑称,现在心里承受能力被练得超强。由此看来,不少大学生的炒股态度还是比较理性的。
   “大学生炒股已经不算什么新闻了,现在好多高中生都炒股票。我觉得让孩子炒炒股票也没什么不好,毕竟投资理财是每个人都要做的事情,让孩子早点接触也能够早点掌握本领。”一个大学生股民的父亲这样评价孩子炒股,“不过他妈妈反对,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业,我倒认为,孩子炒股票还是利大于弊。” 
  这是一个比较开明的家长,其原因是自己本身也是股民,他能够体会到投资理财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他也明白炒股需要时间和金钱的积累,要不断地用时间和金钱来换取经验,所以,他支持孩子炒股。
  在记者随机调查的八位家长中,反对孩子炒股和买基金的家长比例很低,只有一位李先生反对。他认为孩子精力、时间有限,如果炒股,难免分心分力,这就要影响学习。买股票的机会今后有的是,何必急于一时呢?
  从学生“炒股族”的资金来源看,因人而异,各不相同,大致有生活费、压岁钱、打工钱等几类。对于孩子使用生活费炒股、买基金,也有家长表示,以后会在这方面稍加控制,不会给太多生活费。
  大多数家长因为知道投资股市是合法的,学校也没有禁止大学生投资股市,而且家长们认为这样可以增加孩子的投资意识,增强心理承受力,使他们快速成熟起来。所以,对于孩子炒股、买基金,家长们的态度是不干涉也不鼓励。
   
 
   背景
   从财政部宣布自5月30日上调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至3‰开始,上证指数就从5月29日刚刚突破4300点跌至6月4日3670点。
  时下大学校园内炒股风、买基金风盛行。有支持者说“大学生炒股、买基金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具有相当的经济头脑与强烈的实践愿望。”也有反对人称:“校园里涌动的‘股’热、‘基’热恰恰折射出学生们追求财富的急功近利和浮躁心理。”
  大学生如何摆正学习与炒股位置?如何认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如何规避市场风险?为此,记者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高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案例
   案例一:不想当“月光族”
  自从我到上海读大学,爸妈每月都会往我卡上打钱,给我生活费,但我经常会有节余。在同学的怂恿下,我就用节省下的3000元买了点基金。这样可以提前锻炼一下自己投资理财的能力,反正我买得也不多。“选定了就放个一年左右,让它自己慢慢长就是了。”
  (上海体育学院 范黎)
  案例二:关键是锻炼能力
  刚开始我什么都不懂,为了开个户,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证券公司。“炒股就是为了锻炼自己,父母也挺支持我的。”炒股用的两万块钱是压岁钱和我假期打工挣的。现在有很多同学都在炒股或者买基金,其中以我们这样学经济的居多,但我们投入的金额都不大,都是用生活费进行投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陈雷)
   众说
   支持:把炒股当成一种知识来掌握
  现在的“月光族”学生比较多,买股票基金重要的不在赚多少钱,而是在于培养学生勤俭持家的思想观念。我觉得,大学生可以把炒股当成一种知识来掌握,注重学习其中的技巧,也可作为一种兴趣。(德凌)
   反对:学习理财不需要从炒股开始
  我觉得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要培养自己的理财,最重要的是理好自己每个月的生活费该怎么花。学习理财没有错,但是锻炼理财能力是不是需要从炒股开始,这一点特别值得商榷。大学生处在学习阶段,应当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专业学习上,而一旦投资炒股,便难免占用学习时间,这样肯定会影响到学业。(木西)
   官方
   教育部:大学生炒股不宜提倡
   本报讯(记者 冉阳)近来,炒股热在大学校园蔓延。一些正在就读的大学生纷纷参与炒股,合作炒股、炒股社团成为大学新现象。日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表示,大学生炒股不宜提倡。
  王旭明认为,大学生目前处在学习阶段,需要集中时间和精力来掌握知识和本领,提高科学思想文化道德素质,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参与炒股占用大学生很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此外,一般来说大学生没有自己的经济收入,不具备炒股的经济条件,绝大部分是找父母要钱。由于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缺乏抗风险的能力,所以一旦炒股失败,大学生将难以承受后果。
   建议
   在学业与理财间找到平衡点
   □ 希亮(长城证券公司)
   证券市场存在着较高的风险,从5月29日到现在,可见一斑。大学生在投资过程当中必须要有风险意识。
  作为学生,没有或者少有资金来源,虽然从我个人来讲,也不太提倡学生炒股,但还是要对一些学生股民、基民们讲个原则,就是:风险要少,收益期相对要短。不同年龄段、不同风险偏好者,要选不同风险类型的理财产品。条件允许的话,学校可以适当开设一些投资理财的选修课,指导学生如何投资。
  学生们可以在学习之余看看证券投资、投资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在网上查找一些关于市场风险的文章,大学生应当在学业与理财之间找到平衡点。可以在假期进行投资,或是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投资,这样比较节省精力。
  投资要注意的五个步骤:首先,衡量自己的风险承受度:投资前需要了解自身对风险的承受度。其次,了解自己的财力:应当避免“寅吃卯粮”的投资行为,避免资金全部投入。第三,拟定投资目标:如果是长期目标,通过时间与经济循环周期因素,投资标的风险承受度可以较高;但若是短期内会使用到的资金,则必须适度控制并降低投资风险。第四,分散风险:不要将鸡蛋全放在同一个篮子,因为金融市场存在循环周期。第五,选择合适的股票和基金:选择搭配式的做法,是较稳健的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