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599 2
2007-06-12

现在红红火火开展的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一直在强调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以及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

但是也有研究说明事实上农民并不是可以随意的选择融入产业化,他们加入产业化事实上存在着很多的制约因素,如农产品的质量、农地的多少等。

想问大家一下,到底还有多少制约农民加入产业化的因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6-12 12:44:00

建议楼主做个实地调查,选几个地区的数据进行归纳和比较。

在没做调查之前,我觉得设计问卷的时候是否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社区变量: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非农产业的发展程度,农业产业化基础,中介组织的发达程度,农业种植结构,农民收入构成等等

2。农民自身因素: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对风险的偏好程度,家庭收入和负担(即承受风险的能力),财富状况,家庭劳动力情况等等

3。产品特征:产品价格,可加工程度,产出技术弹性,储藏特性,农民种植的积极性等

4。龙头企业特征:规模,效益,组织形式,与农民的利益连结方式,信誉,决策人与农民的关系等等。

楼主有兴趣接个课题做做,多联系:cicixiang@163.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2 15:51:00

最大的制约因素在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帮助我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并且在过去的相当长时间内起到了三农稳定器的作用。但是,借用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关系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的今天,充满小农经济特色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最大障碍。当然,政府在这一问题的慎重态度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在解决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之前,任何不慎的后果都可能非常严重。

《财经观察员》QQ群欢迎您的加入!群号:962412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