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4755 11
2007-06-18
货币是代表实物的. 在中国,  随着经济的发展, 货币的总量应该是越来越多, 但实物随着消耗, 实物的总量应该是在一定规模. 那么, 是不是等于说,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 货币的通货膨胀是一个必然的进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6-18 01:11:00

货币 和 纸币 不同才有通货膨胀 !

请 自修一下 货币银行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8 02:59:00
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就按楼主的思路,旧的实物被消耗了,还会有新的被创造出来,而且可能价值更高,对应更多的货币量。匹配好了,何来通胀之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8 13:44:00
三楼的分析已经化解了楼主的担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8 17:04:00

我觉得你的观点里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混淆了经济货币化和通货膨胀两个概念。所谓经济货币化,是指经济活动中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易份额逐步增大的过程.它可以用广义货币M2占GNP(或GDP)的比值(M2/GNP或M2/GDP)来表示。通货膨胀最初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

二是为什么“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的总量应该越来越多”,实物的总量却不会同步增长呢?如果排除了前面讲的货币化(经济金融化)因素,货币的总量(供给)应该和实物以及服务的总量(需求)之间保持平衡关系,而并不是脱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18 17:15:00
3楼说的并不能完全让我信服, 新生产出来的东西有可能价值比较高。 如高科技产品, 但世界上的东西很多价值都不是那么高且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升高。比如食物,
资源, 房产等。 但这些东西的总量同时存在的总是保持一定数量, 货币/纸币的数量却是越来越多。 所以构成我们生活的大部分要素的价值基本没有变, 价格确实翻了数十倍(与上世纪80年代比)。 70/80年代中国老百姓积累的血汗钱有多少被通货膨胀席卷一空, 价值缩水数十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