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委托代理分析框架的关键不是说存在着显性或者隐性的委托关系。关键是信息。
任何一种涉及到信息不对称的合约关系都可以用委托代理分析框架来分析。比如说,两个人谈恋爱,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小伙子与不姑娘刚认识不久,还处于观察期。而且还有好几个小伙子对小姑娘表示好感,这时候,小伙子之间就在进行着一种竞争。
小姑娘如何选择呢?
委托代理的分析框架可以处理这个问题。委托代理分析框架本质是信息不对称,而不是什么真正的(显性或者隐性的)委托(代理)关系。
在上面的例子中,可以说在恋爱博弈中占有优势的一方是代理人,而在博弈中占有劣势的一方成为委托人。或者说,委托人定义为不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或者说拥有信息更少的一方。代理人定义为拥有私人信息的一方,或者说拥有信息多的一方。
如果小姑娘漂亮能干,品质又好,正是选择白马王子。这时候她就是委托人,而追她的那些小伙子们就是代理人了。这时候的核心问题是,小姑娘如何设计一些考察情节来考察小伙子哪个更加优秀,哪个更加适合做她的白马王子。这是典型的委托代理合同设计问题。而小伙子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其才艺展示才博得小姑娘的欢心,这就是典型的信号传递模型。而信号传递模型告诉我们,信号必须有成本才可信。于是乎,小伙子请小姑娘吃饭,给小姑娘买东西,花时间陪小姑娘逛街(一般情况下,男生陪小姑娘逛街是一件巨大的成本付出,不知各位体会过没有)。而小姑娘也会尽量拖延时间,让最后对她付出最多的男孩胜出,因为信号传递模型表明,哪个小伙子最真心,他就会为她付出得最多。
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合约关系、或者说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委托代理分析框架,能够应用于绝大部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析。
委托代理分析框架就是信息社会经济学的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