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大家的热烈、盛情的讨论。
我还是想补充一下我自己的想法: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资本论》,的确值得现代中国人读一读。原因是很多人对它已经很陌生。这里既有研究(西方)经济学的人,也有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事实上,对于前者而言,我觉得他们只是没有像学习西方经济学那样投入和深入,所以存在认识和理解的偏差;而对于后者,当面对“严峻”(就让我模糊一点吧?)的现实时,也有所顾及。不可理喻的是,把理论上升意识形态上,这里决不仅限于后者,前者为了理论的生存,而对马克思理论的故意曲解;后者为了政治上的利益而进行重新解释。
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地方,我想,它总是与伪科学相联,让人头晕目眩,人云亦云。而自然科学,要比社会科学“显得科学”,是因为它的眼里容不得沙子。
是不是科学,历史通过足够长的时间,会给后人一个客观的回答。可惜的是,一个人生命周期,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还是见证不了的。这就给伪科学渗入科学机体以现实基础;这也给庸俗提供了温床;这也给科学提供凤凰涅盘的理由。
不管怎么样,当我读《资本论》时,我发现,似乎是读今天某人的时政文章,而不像是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陈封往事!它给今天的中国人以震撼!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我们除了对古人的苛求和指责之外,再也找不出任何有意义的东西了吗?
这里,似乎又看到了科学的征途是不平坦的;尤其是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在现代经济人面前,总是异常稀缺的。看来马克思当年的万般辛苦也真是不容易!这种情形的发生,也许只能是千年一遇了!未来多少年才会有呢?
我想这个问题是否会拷问过每一个经济学从业者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29 21:51:5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