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153 9
2007-06-27

侯耀文、陈晓旭等这些成功人士英年早逝的最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找到这一原因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不想肤浅的思考这个沉痛的问题。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为了不再让这样的悲剧重演。

一般人们的分析不过两种观点,一,他们没有处理好工作和健康的关系;二,他们没有处理好赚钱和健康的关系。

这的确是重要的原因,然而我们还要继续追问,为什么他们没有处理好工作和健康以及赚钱和健康的关系?所以我们相信有更深层的原因存在。不追问出这一深层原因,一切回答都是泛泛而论,因而于事无补。

归根结底问题出在创造价值(和金钱)的本性上。因为在我们这个由物(钱财、用品)统治和支配人的经济时代里,物的价值大小只与社会分工下的人与人的生产交往关系有关,而与人的生命特质以及生命价值根本无关。

我们先举几个反例。强盗杀人越货,留财不留人,为什么?法西斯屠杀犹太人,先要剥取人身上的财物,财物堆积如山,却一人不留,为什么?侵略者夺取城市,抢掠财物,却视人命为草芥,这又是为什么?

既然人类生产是为了人的生命的生存,那么保全人的生命才应当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目标,但是卑鄙无耻的杀戮,绝没有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而消失在人类历史上。这又是为什么呢?

如果人的生命特质和生命价值决定商品物的价值或者二者统一在一起紧密相关(本来就应当如此!),而不是商品价值成为社会关系而独立于人的生命特质和生命价值之外,那么杀人越货,留物不留人就不可能成立,也豪无意义。留人不留物则是自然法则。

所以,既然人类社会至今也存在着原始野蛮的为了财物而无耻杀戮的现实,那么证明问题的根源正在于本来由人的生命特质和生命价值转化来的财物(通过劳动和创业)反过来却成为外化的异己的身外的甚至和自己对立的东西,即商品价值,它完全脱离了人的生命的特质和生命价值,因而成为与人的生命存在毫无关系的财物。

这一原理可以表现在纵然把一个城市的人杀光也丝毫不损害这座城市财物的价值这一血腥残酷的现实,而且还可以表现在许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没有血迹没有硝烟的日常生产生活的事件中。

于是我们回到我们要追问的问题上。人的健康、人的长寿与否,工作的愉快如何等等这些人的生命特质和生命价值(不是物的使用价值,而是人的生命本性价值,非任何物的使用价值)与商品的价值根本无关。

一个人干这个工作可以活10年,另一个人干这个工作只能活5年,只要在相同的社会生产率条件下,生产两个商品的时间相同,那么两个商品的价值就相同,与他们的寿命长短没有任何关系。同样,一个人健康的干这个工作,另一个人带病干这个工作,只要在相同的社会生产率条件下,生产两个商品的时间相同,那么两个商品的价值就相同,与人的身体健康与否无关。同样道理,也与人的工作愉快如何无关。创造价值是这样,推而广之,创造价值的增殖即让钱生钱的活动的规律也如此。资本的价值增殖同样与创业者、成功人士的寿命长短、身体健康与否、工作愉快如何无关。

所以说,无论是侯耀文还是陈晓旭,绝不是他们不想处理好工作和健康的关系、赚钱和健康的关系,否则侯耀文不会购买别墅、陈晓旭不会心仪出家,问题在于支配他们意识的始终是价值的创造或价值增殖的创造的需要,然而正是因为价值的创造或价值增殖的创造与生命特质和生命价值无关的规律,决定了他们在追求前者的过程中而丧失后者,即丧失最为宝贵的生命。这与“鸟为食亡、人为财死”的现象根本无关,一个人纵然视金钱如粪土,认为生命价更高,只要有这个价值创造的非生命的本质规律存在,它就必然引导人们去把握财富的同时而丧失把握生命珍宝的机会。

我们已经找到了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侯耀文、陈晓旭等成功人士英年早逝不是取决于他们头脑中没有处理好工作和健康的关系、赚钱和健康的关系的理念,而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还没有处理好这些关系的体制!所以这个规律总和成功人士们的想法背道而驰,因而悲剧不断上演,而且还将继续上演。

所以能找到这个规律意义重大。怎么避免这个规律发生在后来者身上,是在发现问题之后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就必须要解决现在人们的需要完全背离人性的错误。社会的存在一切为了人,我们的存在首先是为了我们自己,然而我们的需要却是与此相背离,那就是我们只有对身外的使用价值的需要,而没有对自己生命特质和生命价值的需要。我们只知道赚钱不知道健康。使用价值和价值是身外之物,但却构成我们的绝对需要,这当然一方面有自然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条件所决定的缘故,然而更重要的而且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于由于人们太专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需要,从而抑制了对本来更为宽广的己身的生命价值的需要,对赋予自己生命的特性的东西的需要。这是有别于财物的人身内在的财富。只有打破抑制,抬高对生命价值需要的兴奋度,建立相应的社会体制,才能保证悲剧不再发生。

这个只存在自身中,没有外在物使用价值的任何一个元素的东西,就是生命价值。他是人所表现出来的健康、长寿、愉快等等生命特质的根基。只有人类普遍具有了对生命价值的需求,正像对待使用价值的需求那样,我们要论述的问题才能最终解决。我们的社会已经为回归自身准备了物质条件!只要有了这样的需求就可以有这样的产业,也就要了相应的社会运行体制,这才是避免悲剧重演的根本保障。

所以我要问您,您对生命价值有需求吗?在使用价值和生命价值二者之间您首选哪个呢?您准备好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6-28 22:50:00

有人会问:

"更要关心普通工人,农民的早逝,是什么原因?"

问的好!

其实答案就在我的主贴中。

主贴中有一段话:“我们已经找到了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侯耀文、陈晓旭等成功人士英年早逝不是取决于他们头脑中没有处理好工作和健康的关系、赚钱和健康的关系的理念,而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还没有处理好这些关系的体制!所以这个规律总和成功人士们的想法背道而驰,因而悲剧不断上演,而且还将继续上演。 [1]G=Ud^m#!A

为什么说,这就是答案呢?其实这还不是答案,为什么呢?

1

从最抽象概括的角度说,这句话就是答案。在这方面,我从来没有把普通工人和农民当作特殊群体,侯耀文、陈晓旭等是成功人士,普通工人和农民也是成功人士。在这方面我没有一丝偏见,相反,我认为,首先把普通工农和小商人与成功认识对立起来,这本身就是对工农小商人的贬低。对普通工人、农民、小商人的同情代替不了科学的探索,解决普通工人、农民、小商人早逝的问题,不能从道德的同情出发,而要科学地去寻找最基本的线索。我的主贴的回答,就是这样探索的尝试。这才能符合他们的利益。

为什么我选侯耀文和陈晓旭来立论呢?其实我后面还有一个“等”字,也就是说以他两人为代表。侯耀文我是把他当作劳动者的代表,他还不是大商人。而陈晓旭是大商人,我把她当做大商人的代表,其实有很多大商人都早逝,我之选择她是因为她有一种对生命与财富关系的反思的精神,与本文的反思精神一致。

所以我思考的是劳动和资本两方面的问题,因而是全面而一般的包括对一切问题方面的反思。无论是著名劳动者,也无论是普通劳动者,无论是大商人,还是小商人、小小商人,他们的早逝,因而对生命价值的贬损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

“不是取决于他们头脑中没有处理好工作和健康的关系、赚钱和健康的关系的理念,而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还没有处理好这些关系的体制!所以这个规律总和成功人士们的想法背道而驰,因而悲剧不断上演,而且还将继续上演。”

没有好的社会体制,就不能根绝这样的悲剧。这是人类本身命运的悲剧。而且这种体制不是宣布的和执行出来的,只有千百万群众实践才能创造出来。“只有人类普遍具有了对生命价值的需求,正像对待使用价值的需求那样,我们要论述的问题才能最终解决。我们的社会已经为回归自身准备了物质条件!只要有了这样的需求就可以有这样的产业,也就要了相应的社会运行体制,这才是避免悲剧重演的根本保障。”

2

为什么说有不是答案呢?因为普通工农、小商人的命运在具体上与大商人和名人是有巨大差别的,但是根据我们的原理就可以具体的研究他们的问题,其实已经推论出具体的方法。那就是:

“我们已经找到了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普通工农、小商人英年早逝不是取决于他们头脑中没有处理好工作和健康的关系、赚钱和健康的关系的理念,而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还没有处理好这些关系的体制!所以这个规律总和普通工农、小商人这些成功人士们的想法背道而驰,因而悲剧不断上演,而且还将继续上演。”

只要有了这样的社会体制,保护的不仅是富人的生命,而且是一切广大的未富人的生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28 23:41:00

是看不下去这黑暗的社会了,一死了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29 00:38:00

社会及个人对生命实质的理解和实践问题的偏差而重复上演的悲剧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29 08:05:00

从经济学上,他们的早逝可能是他们个人一条“最优路径”,如果不只是消费才产生效用而且不考虑外部性的话。

从感情上,他们很少参与那些“恶心”炒作的文艺名人,心痛他们的早逝。因为觉得他们比很多文艺界“人事”强很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6-29 12:18:00
[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