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和马克思的两部门经济结合起来理解吧比较容易一些,但是西方经济学又模糊了两部门经济。
学说发展脉络
经济学史上,古典经济一般认为供给能够创造需求,价格调整产品市场出清,工资调节劳动力市场出清。所以劳动力均衡决定供给也就是国民收入,只要劳动力市场出清,不用担心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因为价格调整使得产品市场自动出清。
凯恩斯说不对,是需求决定供给的,然后说需求不足,你生产的东东卖不出去会导致失业。他的有两个论据支撑,价格刚性,工资刚性。由于价格刚性,生产出来的东西不一定能都卖了,企业要降低成本就要降低工资,但有工资刚性的存在,所以必定有一部分没工作。
后来旧凯恩斯主义,主要是新古典综合派丰满了凯恩斯的理论,包括引入货币市场均衡创立IS-LM AD-AS模型来说明问题。 也就是用劳动力的均衡来说明供给,用模型来说明需求。
I=S 是商品市场均衡的条件,也就是生产出来的东东都卖掉了的意思。但是这个均衡的产出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的产出(凯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