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需求(产出)=均衡产出
均衡产出排除存活投资,总需求就是排除存货投资的产出??
(或者总需求是"意愿总支出",后者的单位可以是产品,不过统计上恐怕是货币)
p472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假定计划固定投资怎么简化分析是什么意思?
y=a+By+i
a+By的主体假设是居民,i的主体是企业,居民的行为是历史经验获得的,假设a+By可以成立;但企业的行为绝对不会在y时期内
考虑自己和以居民一样的想法来考虑C,再进行投资生产的,能均衡是巧合,不是真正的主观愿望带来的[em06]
不明白这个公式是派什么用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6 12:44:04编辑过]
简化分析,是回复时间顺序,最先能固定只有i
a+By+i=i进行的产出
a+By=C,B是收入消费意愿,B+固定资产投入可在y范围内比较;
"i<s,生产会减少,并最终达到均衡收入水平"P486
i<s后,生产增加才能最终达到均衡,不是??
___________
我也不知道怎么学好
与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才是均衡产出,当两者不一致时,会发生存货的非意愿变动,企业改变自己的生产计划,从而使得产出与总需求相等,此时存货的非意愿变化为零,此时的产出便为均衡产出,因而不能笼统的说均衡产出排除存活投资,这时可能有存货投资,不过都是计划内的存货投资。
三部门收入决定论??
i+g=s+t究竟是什么意思??
i是谁投资?
g是政府购买,是否包括转移支付?
s是谁的储蓄?
t是扣除转移后是否有还有g成分?
三部门均衡可能是
c(+tr)+i+g=c(+tr)+s(私人)+t(T-tr)
不知道均衡下,t是否可向i转移,如不可,i=s,g=t
固定税,比列税,,数学不好推的头晕,也不明白几张图和计算的关系
突然发现3部门横等里的I+G=S+T,在统计意义上,如果GT实际不等,多余部分向哪里转移?如果统计上,T>G??
这个问题可以利用凯恩斯照顾仪交叉图分析,就会很清晰明了了.
总之我发现经济学很多可以靠图形去加深理解!
加油!
可以这样理解吗?首先,凯恩斯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有三个前提条件:一是两部门经济;二是价格刚性;三是收入取决于总需求.所谓均衡产出根据定义指的是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实际想要的或计划的或意愿的支出.总需求的构成是:c+i.则均衡产出=总需求=总支出=c+i其中,ci均代表居民和企业实际想要的或计划或意愿消费和投资,而非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投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固定资产投资,一部分是存货投资,而存货投资又可分为计划或意愿存货投资和非意愿或非计划存货投资.而在均衡产出条件下,非计划存货投资为零,这一点不同于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中的投资.总供给=总需求=总收入=c+s.这样就得出经济均衡的条件:i=s.注:均为计划或意愿或实际想要有的.这一点不同于国民收入核算中的i=s,注:均为实际的或实际发生的.再加上8楼的观点,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