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696 5
2009-05-24

均衡产出概念中 y=c+i是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实际消费和实际投资也是意愿消费和投资而不是国名收入构成中的实际发生地消费和投资(是名义消费和投资)请问上面的两个“实际”怎么区分?

当实际产量小于均衡收入水平表明投资大于储蓄,社会生产供不应求,请问如何用理论解释这一现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9-5-24 23:46:00

均衡产出是y=c+i,相比不剔除价格水平变动的Y=C+I,它说明的是意愿消费与投资的实际值;这个实际是相对于“名义”而言的;

国民收入构成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是名义的,是客观地发生值;这个实际是相对“意愿”而言的。

个人见解,小家之言,哈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25 0:50:4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25 17:46:00

国民核算里面的概念全是名义的量,是按照当期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里面的都是实际的量是剔除价格因素的量。国民收入核算是事后的、实际发生的,国民收入里的是事前的、计划的。

当实际产量小于均衡收入时,实际产量构成了总供给,而总需求等于消费加投资,消费按照实际产量计算出来以后,再加上计划的投资就大于了总供给,所以总需求就大于总供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27 22:31:00
以下是引用丽娃在2009-5-25 17:46:00的发言:

国民核算里面的概念全是名义的量,是按照当期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里面的都是实际的量是剔除价格因素的量。国民收入核算是事后的、实际发生的,国民收入里的是事前的、计划的。

当实际产量小于均衡收入时,实际产量构成了总供给,而总需求等于消费加投资,消费按照实际产量计算出来以后,再加上计划的投资就大于了总供给,所以总需求就大于总供给

 请问投资大于储蓄又该如何解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28 10:27:00

投资是计划的投资,是个外生变量

储蓄可以根据实际的国民收入和储蓄函数计算出来,只要实际的国民收入小于均衡国民收入,储蓄肯定小于投资。自己算一下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5-28 21:44:00
以下是引用shanbenpeng在2009-5-24 22:19:00的发言:

均衡产出概念中 y=c+i是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实际消费和实际投资也是意愿消费和投资而不是国名收入构成中的实际发生地消费和投资(是名义消费和投资)请问上面的两个“实际”怎么区分?

当实际产量小于均衡收入水平表明投资大于储蓄,社会生产供不应求,请问如何用理论解释这一现象?

不才认为,两个“实际”引起的混乱是由于翻译引起的,剔除价格后的“实际”叫做real      而国民收入中的实际叫做actual又叫nominal.

当 投资>储蓄时,也即 企业意愿进行的投资>居民的储蓄量,此时企业的存货就要发生意外的缩减(IU<0),两部门模型中的产品市场上的总需求(c+i)>(c+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