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请教大家一个问题:首先说一下,我是一名在职自学经济学原理的技术员,可是我碰到了许多问题,麻烦各位仁兄帮我一把。
问题一:经济学上所介绍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我们怎么判断其是曲线还是直线呢?
问题二、如果贸易能给某个国家带来好处,那么它就一定能给该国的每一个人带来好处。不知道这句话是对是错,在我看来,以贸易的利益来讲,得确是贸易使社会总量增加,但是这能惠及到每一个人吗?
问题三、假设一个美国工人每年能生产100件衬衣或20台电脑,而一个中国工人每年能生产100件衬衣或10台电脑。问:假设中国的生产率赶上了美国,因此,一个中国工人每年可以生产100件衬衣或20台电脑。你预期这时的贸易形式会是什么样子? 中国生产率的这种进步如何影响两国的居民福利?
我自学的课本是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四版。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无法判断是曲线还是直线,可以做计量分析或者说经验研究
问题二是错的,好处是整个国家而言,比如比较劣势部门的员工转移会经受短暂的痛苦
两者在所有项目上的生产率是相同的,经济学采取随机的处理办法,因为随便谁生产什么都不影响效率.原来比价是在5:1和10:1之间,不妨假设为8:1,而现在是5:1,因此中国的贸易条件改善了,而世界上总的产出不变,因此中国受益美国受损.但是必须承认这个例子相当的极端,和现实问题没关系
请教2楼住:对于我们这些自学的人,怎么才可以学好经济学呢?
我差不多也是自学,只不过我在学校里面
我不知道你学经济学有什么意图,我的建议是看基础微观经济学没什么大用,对解释现实没什么帮助,特别是你学的还不够好的话,如果可能的话去看下张五常的经济解释,有些难,方法论部分不不要,其他不错的
关键是自己平时拿学到的多用用,看看能不能用经济学某个模型来解决,和现实结果有什么不同,要想做考研那当我没说
回应4楼住:
我自学主要是为了考研究生,想考金融方面的。
就是不知道这样学下来,对专业课的掌握怎么样,能否达到我想要的结果。
专业课的考试,我也是不知道怎么搞,但是基础应该是一样的吧,
我也是听别人介绍的曼昆的书,我想想把这个过一遍,再看要报考的学校的专业课本。
不知道这样的打算有没有走错方向,希望得到你的指点。
当然,其他仁兄如果有建议也可以留下话,我会斟酌的。
先谢谢你们了。
回六楼住:
如果看中级方面的书,那应该看那种书呢?
可能是我自不量力,所以我打算考厦大
所以我希望你能帮我建议一下。
假设一个美国工人每年能生产100件衬衣或20台电脑,而一个中国工人每年能生产100件衬衣或10台电脑。问:假设中国的生产率赶上了美国,因此,一个中国工人每年可以生产100件衬衣或20台电脑。你预期这时的贸易形式会是什么样子? 中国生产率的这种进步如何影响两国的居民福利?
问题三:
中国生产率进步前,美国人可以用10台电脑换中国的100件衬衫,美国人在生产电脑方面存在比较优势,因此他就只会生产电脑,并将其销售给中国来换衬衫,增加本国的福利;中国生产率进步后,双方的生产率相同,美国人在生产电脑方面不存在比较优势,双方贸易不能增加社会福利。
由此可见,对美国人来说,中国生产率进步对美国人来说不利的,他贸易后不能再获得100件衬衫和10台电脑;对中国人来说,肯定是有利的,由于电脑相对价格的下降,可以用较少的衬衫去换电脑,获得更多的福利。但是社会总产值是不变的,仍然是100件衬衣和20台电脑,只不过一部分福利从美国人手中转移到中国人手中而已。
我来说两句吧,对于经济学,入门级可以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与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然后可以读瓦里安的中级《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高级可以读瓦里安的《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
如果还希望经济学学得更好,就读杨小凯的《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