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5-6-5 0:02:00的发言: 理性是做对自己最有利益的事情。可是什么才是“利益”呢?
利益完全是个人主观认识,取决于生理或心理活动的结果。按照自己现实“舒服”的感觉去做,就是理性的。
每个人的自己认为的“最大利益”与社会大多数人认为的共识性的“最大利益”不是一个概念;“延长生命”是多数人认为的最大利益,而“一时神仙”则是烟民的“最大利益”。消费者总是以自己认为的最大利益为依据进行选择。所以利益只能是个体的,因而理性也是个体性的。
一定意义上说,利益是感性的;而根据成本约束对这种感性选择的追求就是理性。
经济学似是研究确定“利益内容”后如何配置资源去最大限度地满足这个利益;而行为经济学似是将“利益”的形成过程也考虑进去了。前者更偏重于成本的约束,研究选择对成本的变化情况;而后者更偏重于心理以至生理因素的诱导,研究选择对心理变化的依赖。两者都会影响以至决定选择,好像自变量重点不一样。
一点体会,各位指正。
上面的争论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在于从效用函数出发来判断吸烟人是否理性,这个问题很简单,
但是要给我某个,或某一类人的效用函数,偏好关系才可以判断,否则空谈没有意义。另一个方面
在于关于理性本身的探讨。这个问题很深,牵涉心理学,哲学,经济,医学,统计分析...经济中理
性定义就是要满足那几个假设,传统经济理论侧重的是在这些假设前提下的效用最大,而对效用本
身的讨论是以假设或公理的形式出现的。这些假设大都与现实不符,所以不要总是尝试用效用理论
去解释一切。我就是吸烟者。我抽第一根烟是在初中。 上面的人的理论不知道哪里的来的,什么酷
不酷啦,会有快感啦,抽一根烟少4秒生命等等...请问你们是 在哪里得到得数据?那个杂志上发表
得?大多是你们没有调研的道听途说跟想象吧。吸烟有害是公理,但是关于吸烟人的感受这些就必
须调研,随便引用媒体的结论是搞科学的大忌之一。而 ls的甚至说出心情好的时候吸烟效用大这种
所谓显然的话!(殊不知,烦跟累的时候才会想抽烟!)就是犯了评自己主观想象轻易下结论的另
一大忌!当时我看老爸抽,好奇就抽第一根了。开始根本就没有效用这 一说。现在很累的时候也会
抽,没有考虑过以后。效用在很多情况下是在事情已经发生了以后才来判断当 事人受益的。initial
motivation 是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理性与否的讨论没有意义。这些东西讨论到最后就回到哲学上
了。最后只会剩下两个字--无知--不仅是我们无知,更是人类认知的有限。劝大家还是多读读
paper,改改MODEL才是正路。思想不是我们玩的东西。
Rober E. Lucas Jr原来也抽烟的,现在戒了。 下次他来上课你们问问他是怎么想的,呵呵
『一家之言,西红柿随便扔』
recommend papers:
综述性的文章:
John Whalley (2004),"Rational,Irrationality and Economic Cognition" CSGR Working Paper No.145/04,july 2004
Ducan K.Foley (2003),"Rationality and Ideology in Economics" (不好意思,哪本杂志不清楚,去JSTOR搜下吧)
Conlisk, John (1996), "Why Bounded Rationalit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XXIV:2 (June), 669-700
老一点的经典:
H.Simon (1955) ,"A BEHAVIORAL MODEL OF RATIONAL CHOICE" QJE,Vol.LXIX,Feb
A.K.Sen (1969),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Rational Choice Under Majority Decision", with P.K. Pattanaik, 1969, JET
还有很多新的都是象David Laibson,Xavier Gabaix等经济新星的,数学很多,大家不一定看得懂,有兴趣得可以去搜
PS:SMOKING KILLS! Quitting Smoking Now Greatly Reduces Serious Risk to Your Health。
[em0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0 7:44:12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