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不同意上面兄弟的经济学分析。本人稍微全面分析了一下,请指教。
是否娶漂亮女孩的经济学分析
漂亮是女孩的一个特性,但是一个男人在面对一个女人时,他必须掌握女人的多个特性。下面为了分析的方便,将女子的特性分为两个,一是漂亮,二是吃苦与能干。第二个因素代表了除了漂亮以外的其它所有因素,其中以吃苦耐劳与能干作为代表,符号化为“苦干”。
那么在任何一个男人的心目中,就存在一个关于女友或者老婆的特性作为自变量(决策变量)的效用函数。
U=U(漂亮,苦干)
一般情况下,一个女人的漂亮值得男人为之付出的代价称为漂亮的价格,一个女人的苦干值得男人为之付出的代价称为苦干的价格。在一个男人的能力一定的情况下,他能够付出的代价也是一定的,这即为一个男人的预算总额。因此在男人的择偶空间里面存在一条约束直线,即预算线。下面图示了男人选择女孩的标准微观经济学原理。
因此,一个男人会寻求最优的漂亮与苦干的组合。所以说,上面这位兄弟说什么不能选择漂亮女人,这显然只是忽略了漂亮的成本或者说坏处,没有认识到漂亮的好处。
微观经济学告诉我们,我们总是在各种因素之间权衡折中,绝对没有说什么不要漂亮女孩这样的道理。
边际分析的一个特点是,漂亮与苦干的程度是连续变量,这样我们就能够应用边际分析的标准工具。从而最优选择就是
漂亮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等于苦干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注意到我们这里的价格指女人的某一种特性,一个男人要得到它必须付出的代价。
如果漂亮与苦干均是离散变量,那么边际分析可能派不上用场,不过这时候关于资源配置有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的“择优分配原理”可以运用,其基本思想就是假定漂亮的边际效用与苦干的边际效用递减,从而一个男人在选择女人时,把自己的每一单位边际能力或边际资源配置在用于获得女孩的最佳特性方面,直到这些资源用完为止。
总之一点,我们既不是“不要漂亮女人”,也不是“只要漂亮女人”。既不一定是“漂亮的收益大于成本”,也不一定是“漂亮的成本大于收益”。关键得看男人的效用函数是怎样的。
而且不同男人得到不同女人的“代价”或“价格”,即难度不同,因此我们很难有一个什么普遍的结论。因此,谈恋爱,找对象,一定是个人自己去感受,自己去权衡。如果说经济学能够提供什么帮助的话,那就只有一点,经济学提供上面这种非常理性的分析,但是它完全无助于我们去寻找理想的爱人。
上面的分析是典型的新古典经济学分析,如果漂亮与苦干都是0-1变量,也就是说,我们对于漂亮只有两种选择,即”要漂亮女人”与”不要漂亮女人”,那么这时候漂亮不再是连续变量。苦干也只有两种选择,“要苦干的女人”与“不要苦干的女人”,这时候苦干也不是连续变量。这时候我们如何选择漂亮与苦干呢。
这时候我们的经济学分析就转到杨小凯所创立的新兴古典经济学上面来了。
我们把漂亮与苦干当作类似于新兴古典经济学中的分工组织结构。我们通过起边际分析来选择漂亮还是苦干。
下面是计算程序。首先,计算“选择漂亮女孩”的各种收益与成本,并计算出净收益或者说净效用;再计算出“选择苦干女孩”的各种收益与成本,并计算出净收益或者净效用。在每种情况下,计算净效用最大化时,都需要用到边际分析。
第二大步骤,比较上面所计算得到的“选择漂亮女孩”与“选择苦干女孩”分别得到的净效用水平,然后哪个净效用水平大,就选择哪一种情况,从而能够选择“漂亮女孩”还是“苦干”女孩。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能够清楚认识到边际分析与起边际分析的区别。
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概括综合了目前西方经济学的许多学科分支,因此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成为经济学的主流。我是杨小凯经济学的大力提倡者,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合作,共同推广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
欢迎批评指导。邮箱witsw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