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2187 0
2007-07-06

2007年5月30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更多的,它引发了一场广泛的、持续的经济学内部的讨论。

首先,是关于泡沫论的。今年是亚洲经融危机十周年。那场真正意义的金融(货币)危机,给世人的意义是深远的。包括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其他泡沫现象,不过,我相信,它们的形成机理是大不相同的。似乎,投机,成了所有泡沫的罪魁祸首。我在这里不想探讨投机活动存在的正面意义,也即其生产性(投机活动的负面影响是显见的)。我所关心的是金融(货币)危机,以及金融、财政当局对于预防和控制金融(货币)危机的能力和他们决策所依赖的经济理论(经济模型)。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的,似乎总是可以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上找到影子,而不是那么的特色,有趣的是,关于对它的解读确是行色各异的。我的问题是货币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到底是什么?它的微观基础、传导机制和宏观现象究竟是什么?如前所述,我们不该把所有的现象都归结于此,如中国的房产价格一路走过的经历,因为,对此,我们有着坚强的、真实的需求。另一个重要的资产价格,股价呢?

第二,就是流动性问题。“中国流动性问题宏观过剩,微观不足。”(在这场股市掘金中甚至有人当了房产换取流动性)如果,该命题被检验为真,那么,我想,中国的货币供给总量可能就不存在过量或是不是那么的严重。而仅仅是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而已。他的意义在于,其一,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开始融通。储蓄没有转化为消费,而变成了“投资”。虽然这种转变还要经过企业的实际投资行为进行实现,但是,它毕竟开始了。这种转变,是否意味着中国的老百姓开始真正意义上即将成为国有资产的所有人。尽管,路还很漫长,但是,对于那个古老的政治经济学问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提供了现实的迹象。同样的,H股回归,也使我们可以增强这种信念。其二,对于以往所有建立在“货币总量”认识论上的理论和经济政策,还会继续有效吗?它有效过吗?对于中国?

第三,汇率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我希望汇率一定要稳定。否则,我们的1万亿储备,就真的成了中国的泡沫。不过,在外汇管理上,更记一步,储备的使用上,真的希望能够更充分的利用。

中国经济正在通过的门--通向真正的市场经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