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经济)金融泡沫的历史问题:我觉得必须将市场经济划分阶段才能更好的理解这个问题。另外,市场上的几次泡沫是否是偶然的,产生于混沌的事件?而且,我觉得这几次泡沫性质是大不相同的。所以,我觉得对泡沫论本身还缺乏更一般的理论认识。对宏观理论(研究)的意义--我们需要哪些宏观分析技术?为什么要划分市场经济的阶段?这也是我的一关看法。当代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经济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已经十分完善,因此可以认为是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高度合体的高级市场经济形式,而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还很不完善。所以,当我们用别人的历史和产生于此的理论,考察和控制中国经济时,必须慎重。对于历史上的几次泡沫,我认为只有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才是真正的经济学意义上的泡沫事件!为什么这么说,我想,在经济学方法论上,重要的不是什么“解释现象”,重要的是经济控!也就是说如果不能控制经济运行(过程),那么所有的经济理论和经济研究就不再具有意义!我是一个经济学实用主义者,但是,经济学本身在方法论上是控制论的!因此,回过头来,只有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才是行为人有意识的行动,也就是说行为人在有意识的利用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经济资源利用市场经济本身的运行逻辑,控制经济过程的结果。而其他的泡沫,我想,还是产生于混沌事件,因为没有人在事先有意识的刻意利用市场机制。这是这两类现象的最本质的区别!对经济政策的含义是明显的,经济政策的实现需要通过市场机制,同样的政策,通过不同的市场机制,其效果很可能大不一致。机制的识别是取得政策预期效果的前提。对于经济学(经济理论研究)的意义,在于对我们的分析技术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包括计量的,控制论的或是制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