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1826 0
2007-07-07

改革万能论集中表现在一下几方面:一切以改革开路与由改革统领;所有现实的经济困境与矛盾只能在进一步改革中加以解决。改革成了全能的上帝,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真主阿拉,救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与此同时改革也就成了某些事情的借口与遁词

二、产权改革万能论

产权改革因科思神话而几乎成了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就产权改革而言,最基本的共识大观是:首先,这曾经是而且在某些方面依旧是较为敏感改革领域;其次,产权改革威力无比,它能根除社会主义公有经济,尤其是斯大林模式的国有经济的全部弊端,并在此基础上培育出运作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与社会经济。

三、方法论上毕其功于一役

在中国二十余年的经济改革历程中,除了农业改革方面在前十多年间一步一个脚印连环套式推进之外,其它领域设计推行了许多次所谓闯关改革。随着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和由其引发的冲击,先后出现了城改关,企改关,物价改革关,行政改革关,医疗制度改革关,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关,人事制度改革关,财税体制改革关,教育制度改革关等等。最为突出的影响最大的要算闯所谓物价关。价格机制与物价信息系统无疑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调控与资源配置机制。物价机制不但控制社会资源配置(领域与产量)而且影响经营公平与效率。但物价机制是个综合社会经济信息系统。它建立在合理健全的所有制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社会市场体系结构等基础之上。价格发现主要是个社会市场参与者相互碰撞与磨合过程。至于制定价格却是企业行为的一部分。价格体系建立的核心是一种规范,从而培育企业逐步形成合理的价格意识,价格管理,价格调解和价格决策的企业价格秩序与文化。

四、把行政改革等同于经济秩序建立与发展

当代市场经济体系已经完全是混合经济了。联邦与地方政府在社会经济体系中已远远不仅只是一个游戏规则制定者,监护人和仲裁者了。而且政府的规模日渐扩大,掌握,规治与管理的领域越来越多,成为任何一家私有企业单位无法匹敌的经济实体。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早期,或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小政府大社会却是基本的合宜模式。中国建国后大一统的简单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加上中国由军队建设中演化而来的党指挥枪,当代绝对领导和党的一元化领导模式与文化在中国经济体制中也得到了彻头彻尾的贯彻。从而不但造成党政不分,而且形成了一人专断的制度文化与规范基础。高度中央集权计划经济模式扩展到企业与行业组织系统,进一步形成了政企不分,以党代企,以政代企。企业不但是所有权结构不清晰,经营权也是畸形的高度垄断,完全跟计划与个人意志走。

五.改革无需系统规范清晰的目标价值体系

“摸着石头过河”是一种实践推进与校正的思想方法。其作用范围是一定的。没有远见卓识的系统又规范的经济改革终极目标价值体系,改革的进展有可能自发导入误区。即使不入误区,当改革进入深水区时,“摸着石头过河”或者就是不可能或者便是成本代价过高。终极改革目标体系还同政策法律体系相联。这又引致出秩序政策与过程政策的区别。这将在其它部分论及。

六、经济文化与秩序是改革后经济行为主体的自动行为模式

中国企业文化的引进与大规模的传播已经远远超过十年。中国企业原本在自己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就是在大一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也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但近年来企业文化工程建设中却明显地显露出重形式,宣传,形象设计与技术层面上的技术,如对CI就情有独钟, 不惜工本,对生日蛋糕,厂服,厂歌等,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与浓厚的兴趣。而对于企业核心精神,价值观,企业自身真正富有特色的经营管理文化,过硬的文化建设却不甚热忱。对市场化,盈利性的东西学得快,追得紧。但对那些可以长期起作用的深层文化,行为规范则是不关己,高高挂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