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007-8-19 21:10:00

中国07年的物价上涨有点类似与二战时期欧美的经济状况。当时在战争的推动下,钢铁石油棉花粮食等产品价格较高,战争结束后,随着战时需求的消失,欧美各国出现了普遍的经济萎缩,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低谷期不同的是,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均较低,但是部分副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市场不像战时经济学家预测的那样出现“需求拉动的繁荣”,虽然经济总量也体现出增长的特征,这很类似与现在我国的情况。政府和银行为了缓解经济压力,采取了宏观货币政策,主观的也是客观的增加了货币供应量,但是过量的货币供应也不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和直接原因;利率的提高,导致总需求和投资水平下降,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商品价格预期的提高,因此大量抢购现期商品,某些商品的价格在轻微的供不应求的刺激下进一步上升。但我觉得我们不会看到凯恩斯预言的“流动性陷阱”的情况,毕竟中国是个大国,在总体内需量不断增加的基础上,内部的流动性膨胀势必会被外来的投资和中国商品的大量出口所抵消,不会出现“凯伦价格刚性”所表述的情形,那也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em04][em04][em04]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0 21:25:00

两个 字 : 腐败

在 中国 腐败 可以 解释 一切 经济学 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0 21:27:00
以下是引用panli2008在2007-8-18 22:11:00的发言:

流动性过剩

股市的膨胀

股市只会吸收流动性,你说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1 10:36:00
是房产炒作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21 15:40:00
说到底可以归结为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内生导致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1 17:50:00

我认为原因是美圆泛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2 13:11:00

市场机制失调,不是几句话能解决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2 15:14:00
顶一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5 05:15:00
说法不一,但是都有其道理。  我感觉是和发行货币和人民币升值有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6 12:11:00

主要原因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经济体制,奔放的外向型出口体系构成了现在经济的高速增长,顺差太高,但外汇投资比率太低,很多钱在那里压着,造成了RMB的升值压力,但国家坚持RMB汇率稳定制度,造成了通膨压力。

换句话说 如果想减低通膨,RMB如果升值,那么大部分的出口企业就要倒闭,经济增长就下来了,所以短期内通膨一定会存在,而且会增高,除非国家改变经济结构,外销转内供,不过这需要一个过程。

现在的通膨还不是很高的,相比日本,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 通膨高达10%,中国现在才6%,而且还是算了能源,食品价格在内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6 15:42: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29 13:23:00
最主要的是外汇储备增加与投资膨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29 13:48:00
通胀从来就是货币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30 00:12:00
流动性过剩  有可能是前10年的CPI都比较低,政府为此的使较多的货币流入市场,另外房价起了拉升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9-30 10:48:00

流动性过剩:

1。贸易顺差过大,导致基础货币增多

2。商业银行贷款能力增强,金融创新能力增强,仅靠央行的加息和调整准备金率难以有效控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 22:08:00

  牵动物价飞涨的三只黑手  作者:安庆仁
  

9月12日《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文章讲,国家统计局9月11日发布的月度形势报告称,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创下10年来的新高。这个数据和我们感知到的现实情况有比较大的出入,绝对不可能是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的指数,更可能是一个综合指数,亦即把铅笔、文具、修鞋、补胎也囊括进去;再一种可能是把暗涨明降的商品视同为降价商品,然后摊薄得出的平均指数。以药品为例,青霉素V甲在降价前6元一盒,降价后4元一盒,但实质上是明降暗升,因为降价前一盒装两板,24片;降价后一盒装一板,12片。这还是华药的,而其它厂家生产的青霉素V甲,只有10片。
  
  真实的CPI指数我们可能永远也看不见,目前这种体制下,我们也没必要较那个真,我们只要求国家能把物价稳定下来,不再上涨就满意了,而不是把生活消费品视同楼房,任其一天一个价。目前来看,生活消费品价格正在步楼价后尘,越调控就越是涨。比如鸡蛋,8月末还是3.5元一斤,但昨天已然变成了3.8元一斤;蔬菜的价格也比8月份上涨很多,昨天买了三个拳头大的西红柿,居然花了3.20元。牛肉的价格直逼猪肉,已突破12元心理大关,在6月份同样多的钱可以买1.5斤牛肉,现在就只能买一斤了。我们家大致上有一个月没吃猪肉了,照此发展下去,牛肉也不能吃了,真的吃不起了。
  
  虽然上个月突击涨了800元工资,但所有的东西都疯涨,昨天粗略的算计了一下,得不偿失。如果与5月份的物价指数相比,我宁肯不涨工资。幸亏我的房贷很少,当初只贷了4万元钱,还起来心有余力。我的一个朋友就不行了,他带了20万元,10期的,如今较去年同期相比每月要多还近500元房贷,一年就是6000元,有两个多月的工资等于是在给银行赶张。照目前来看,年底前国家最低还要再上调两次利率,那他就亏惨了。不久前国家物价局说,导致当前物价上涨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国际市场价格的带动。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对玉米、大豆等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这导致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进而拉动了国内粮食价格上升,并影响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价格。
  
  二、成本推动。近十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一直低位运行,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现在的价格,多数低于十年前的水平,只有个别品种略高于十年前水平。但与此同时,种植养殖成本随着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村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升,所以,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
  三、供求结构失衡。由于去年上半年生猪价格跌到谷底,导致生猪存栏下降,去年下半年生猪价格开始进入周期性上涨阶段。部分地区出现的疫情,也加剧了生猪供应的紧张。
  
  这些原因可能都存在,但总体上来说,国家物价局的分析只是个浅层的东西,深层的东西没有触及到。我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如果你看了我下面的分析,自然就有了答案。
  
  
  黑手之一、自酿苦果的高积累的经济模式是导致当前物价上涨的罪魁祸首
  
  
  在闭关锁国的计划经济时代,就算居民手里有很多钱,也买不到商品,因为实行定量供应、凭票购买。有钱的人可能会有较多的票证,但这些票证都是从别人手里购买到的,一个人手里票证增加的同时,另一些人手里的票证必然相应地减少。也就是说,社会总购买力并没有发生任何增减,所以不可能导致物价上涨。此时高积累并不会导致物价上涨,黑市虽然存在着,但规模及其有限,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如果还实行高积累的经济政策,就一定会导致物价上涨、甚至飞涨。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结果呢?
  
  首先我们必须从高积累说起。所谓高积累也就是厉以宁的“鸡蛋理论”,鸡生下蛋以后自家不吃,而是用来孵小鸡,小鸡长大后再生蛋,蛋再生小鸡,如此反复,鸡的主人就成了资本家。这个理论不是厉以宁的发明,是200多年前亚当.斯密研究出来的结果,他说,节俭可以是资本增加,奢侈则使资本减少。从理论上说是这样的,但实际上他的理论很臭。我们都知道,人都要吃饭、穿衣、上学、看病、住房、取暖、娶媳妇,这些需要都要花钱,对于富人来讲,鸡生蛋蛋生鸡当然没问题,但对于普通人(守着鸡屁股的穷人就别说了)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他必须卖掉其中很大一部分鸡蛋甚至是全部,才能维持家庭生活的正常运转,否则的话,孩子就没有学费、老人就没钱看病、家里就没钱买煤,儿子娶媳妇更是扯蛋,这和奢侈问题根本就不沾边。亚当.斯密的理论对于普通人来讲,绝对不成立,只对拥有一定规模资本的人才成立。
  
  而国家实行高积累的经济政策,就是“鸡蛋原理”的扩大化,也就是将私人资本主义演变成国家资本主义,通过国家剥削的形式,以带有强制性的低廉价格收购物资。具体的说,就是让国内老百姓勒紧裤带,干很多的活,拿很少的钱;花很多的钱,买很少的东西,然后把剩余的东西拿到国际市场上换取硬通货,用于扩大再生产。这其中实行高积累的国家是吃大亏的,为了换取硬通货,这样的国家必定要极力压低自己的币值,以求得产品具有竞争力。那么毫无疑问,同等价值的商品在不同的国家花的钱就不相同了,比如在美国市场一部手机的价值和20斤西红柿的价值相等,但人家买我们20斤西红柿可能只支付20元人民币,而我们买人家一部手机则要支付1500元人民币,这二者间一个大赚一个大赔,钱自然就都跑外国人手里去了。
  
  在计划经济时代,这个经济政策并不会引发什么问题,国际市场就算对我们价格低廉的物资感兴趣,他们也没法进入我们这个高度封闭的市场任意采购。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情况就大不相同,因为市场打开了,人家可以进来任意采购,也就是说,人家拿着一部手机进来,一倒手就能买走我们1500斤西红柿。而当所有的外国人都这么干以后,就算有再多的西红柿,也满足不了对方的需求,其结果必然导致西红柿涨价,但人家不怕涨价,就算西红柿涨到10元一斤,对美国人来说依然非常便宜,也才只合1.5美元嘛,如果美国人自己生产的话,则要花3.5美元才能买一斤。人民币10元一斤的西红柿对美国人来说便宜得没法形容,我们却无论如何也买不起了,因为我们的收入有限,我们所创造财富中的80%都进了国家的腰包。
  
  西红柿如此,茄子土豆同样如此。据央行披露,目前在中国有3600亿美元热钱,这么多的热钱,就算中国是天府之国,也让人家全买空了。这也便是薄熙来“顺差在中国,利润在美国”的根本原因。上个月,美国1028名著名的经济学家联名上书美国国会,反对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这件事让中国人着实高兴了一阵子,然而只要仔细分析一下文件列举的理由,就能从中读出另一层意思,请愿书中指出:“这种令人惊异的增长为我们带来了更多廉价的货物、更高的生产效率、强劲的就业增长以及更高的生活水平……”无疑,在目前中美两国的贸易往来中,等于是我们花钱替美国人买单。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高积累的经济政策,国家是有钱了,但老百姓却被掏空了。特别是面对今天疯长的物价,我们就不得不思考,用损害群众利益换取贸易顺差的行为,到底是光荣的还是可耻的。同时还必须思考,面对13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我们还继续沿用过去的经济政策,是不是打算吃亏到底呢。
  
  
  黑手之二、高房价引发的链式反因——水涨船高
  
  2006年4月,香港大学教授肖耿在《南方周末》上撰文,提醒大陆房价过高会导致通货膨胀。但马上就有很多人出来反对这个说法,包括建设部、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也出来抬杠。有的甚至还说,房价上涨有利于抑制高物价。这种观点认为,高房价可以抑制居民的消费欲望,从而起到稳定物价的作用。这种观点是非常可笑的,他们只是从自己家的情况出发,认为买了房子,在其它方面的需要可以简单一点,没买房子之前每月日常开支3000元,那么卖了房子之后,2000元也不能对付。他们根本就不考虑中国大多数家庭,就算不买房子,也仅仅是维持简单的需要罢了,比如吃、穿、水电气、孩子上学,都是精打细算的。换言之,这些最低的生活保障,无论物价高低,都是必不可少的。正因为这个原因,物价涨起来以后,普通人家就骤然感到了生活的重压,同样是那些事情,原来1000元搞定,现在则需要1500元才行。现在这些乐观派都不出来了,仿佛就跟没说过一样。
  
  那么高房价又是怎么导致消费品价格飞涨的呢?普通老百姓当然是理解不了的,因为这是一个链式反应:高房价必然导致巨额贷款,巨额贷款必然导致银行增加货币供应量。但这样的金融政策只对地产商有利,转而损害了其它行业的利益,因为同等价值的商品在购买时需要支付不同数量的货币。比如一辆高级轿车和一套两居室房子具有同等价值,但买一套两居室需要40万元,买一辆高级轿车只需要20万元。对于地产商来讲,就占了大便宜,卖一套房子即能买两辆轿车;而对于汽车商来讲,就损失了20万元,因为他必须用两辆轿车才能换来一套房子。同样的价值的商品,因为银行政策的原因,地产商占了大便宜,汽车商吃了大亏。里外一算,和地产商相比,汽车商卖一辆轿车实际上的损失远不是20万元,而是40万元,因为汽车商只有在把汽车卖给地产商以外的人时,才损失20万元,而在他和地产商交易的时候,在他损失20万元的同时,地产商上得到了20万元,两相一加,便是40万元。汽车商当然不干,那怎么办呢,涨价,涨到和房子价格相等,这样在交换中才不会吃亏。其它商品的涨价也是这个道理,这就是当前物价飞涨的两大原因之一。
  
  数日前《上海证券报》上的一篇文章说,当前物价上涨和房价上涨没有必然的联系,该文认为:“从资产价格对物价的影响来看,当前资产价格上涨对物价的拉动效应不明显,甚至出现相反趋势。”这可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一个上海证券报的记者,居然不懂经济学中的链式反应原理,更可笑的是,他居然还得出了一个逆向影响的结论,认为消费品价格上涨会导致房价上涨,他是这样分析的:“一般而言,物价上涨会导致社会主体为了避免持有的货币购买力下降,将资金更多地配置到资产市场上,进而进一步推动资产价格的上涨,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在今天房地产、股票市场已形成相当规模而且价格日趋上升、预期看涨、社会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当群众形成明显的通胀预期的时候,这种状况更容易发生。”真纳了闷,大多数老百姓连吃饭都要算计着花了,搁啥去推动房价上涨呢。一个证券报的记者,这种“一般而言”的水平真的让人不敢恭维,但不知时寒冰看过这篇文章没有,如果看了,当作何感想呢?对于像《上海证券报》这样有影响的报纸而言,记者不懂不是错,但不懂装懂就会犯罪。
  
  
  黑手之三、奸商囤积居奇
  
  关于房地产市场上奸商囤积居奇的事情就不必说了,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其中孕育的风险到底有多大,在中国楼市没有垮掉之前,无论我的分析多么有道理也没人肯相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花旗等外资套现绝非好兆。最近中国建设银行也出来提醒,不良房贷进入高发期。此事且不说了,只说消费品上的问题。
  
  8月份,一个四川的猪肉商说,6月份他在北京屯了600吨猪肉,8月份纯赚200万元。这只是奸商囤积居奇行为的冰山一角,事实上,奸商囤积居奇是非常普遍的行为,不但中国商家在这么干,连外国在华的商家都这么干了。最近家乐福中国总部通报了一些已被查处的内部腐败事件,证据是超市采购人员收受供应商的贿赂,然后提高商品价格,把损失转嫁给消费者。
  
  上个周日,我和朋友抽空去农村跑了一圈,发现偏远村镇的猪肉并不贵,如果购买生猪更划算,据当地乡干部说,买活猪自己杀的话,也就合8、9元钱钱一斤,所以当地人目前都采用亲戚邻居们联合起来买一头猪的办法。不过要是没有当地人牵线的话,买一头猪也不太容易,因为生猪都被大猪贩子们给号下了,他们都交了预订金。青菜也存在这个问题,一些大菜贩子整村整村的包圆,就等着八月节涨价呢。
  
  8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切实落实政策保证市场供应维护副食品价格稳定紧急通知》,通知精神很好,可是,如果不从根本上动手术,充其量也就解解燃眉之急罢了,因为体制性的问题依然存在。大军经济研究所分析认为,物价上涨源自货币发行量过大,是这个原因不假,但是老百姓却没有从加大货币发行量的行为上获得好处,也没见到钱。钱实际上都跑到外国人和国内少数富人手里去了。即便抛开国内商人囤积居奇这件事不说,只凭国际购买力而言,就足以让中国的物价飞到天上去。不久前央行讲,在中国13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有4000亿美元是来源不明的国际游资,4000亿美元相当于三万多亿人民币,有这么大一笔热钱在中国市场上兴风作浪,若是囤积居奇,能把猪肉炒到40元一斤;若是在国际间投机倒把,一下子能买断中国生活消费品3个月的产量。房价引起的链式反应更不能忽视,它就像北极融化一样,导致洪水在全球泛滥成灾,而消费品物价上涨,其实就是水涨船高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4 22:29:00

当货币总量大于社会产品的价值总量就必然出现通膨,也就是钱多了。流动性过剩这个问题从汇改前就有了,但在权衡了各方利益后出台的汇改方案却推动了问题的发展,在外汇储备持续增加的情况下,猪肉这根导线一点,就成现在这样了。现在还讨论目前有没有出现通膨,是自欺欺人的。解决之道我没能力回答,但纵观通膨的历史,莫不是从改革政策体制,像央行这样整天去堵管涌总不是长久之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5 15:14:00
当前的膨胀的说法是不准确的,从单当前来看,经济过热应该是个重要原因,尤其是投资过热,而持续的巨额贸易顺差导致央行不得不把更多的人民币投放到市场上,也增加了通货的可能性,但是人民币的升值问题却迟迟得不到解决,使问题进一步严重化,不过当前的形势仍谈不上是膨胀,相信政府采取相应有力的措施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个人观点,即供参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5 18:40:00
我觉得还是生产力过于低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5 19:56:00
dddddddddddddddddddd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6 19:20:00

先是美元汇率变动,国际炒家炒作.-------国际环境

国内房地产,能源等价格持续上涨,引发国民投机过热.-----国内环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7 16:31:00
实业投资的不景气,大量的过剩资金涌入房地产股市,虚拟经济的加速增长肯定会带来通货膨胀现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4 01:14:00
流动性过剩问题,即使央行使用货币政策紧缩货币,那部分基础货币仍然用不出去,最好的途径仍然是开拓更多的投资渠道,分流资金,使多余资金找到适当的渠道融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4 14:37:00

流动性过剩是什么意思啊?

结汇售汇又是什么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4 15:00:00

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当前的流动性过剩。而造成流动性过剩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中国高额的外汇储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0-14 15:02:00
流动性过剩就是钱太多了,结汇售汇就是企业和个人要将所持有和获得的外汇卖给外汇银行,需要外汇再去申请购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3 01:36:00

全球经济复苏,石油价格上涨导致全球性的生产要素价格上升,也是原因吧

一是需求拉上,一是成本推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11 20:03:00

大家的分析都很全面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15 19:58:00

一味用凯恩斯理论分析可能找不到答案,货币政策在中国还不是有效的,应该从体制方面和供给方多考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16 00:59:00
由于国家外汇管理局采取强制的结销汇制度,导致国家基础货币发行量过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