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株洲讯(记者 李春璞 通讯员 兰生)记者昨日从株洲市石峰区有关部门获悉,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前日在北京通过专家评审。这意味着,长期以来影响长株潭三市空气质量、尤其是饮用水安全的清水塘环境污染问题将得到极大改善。
上百家重化工企业产“三废”
清水塘坐落在株洲北区的石峰区,面积仅有10平方公里,却有210家排污企业,而这些企业又都以冶金、化工、建材、机械为主,重工业产生的巨大污染不仅让株洲尝尽苦头,也殃及到下游的湘潭和长沙。
相关人士介绍,“一五”和“二五”建设期间,国家在株洲布了几个大的项目,由于当时没考虑到要在这里建一个城市,所以这些企业都是散点式、村落式布局,株洲车辆厂、南方动力机械公司、株洲冶炼厂等国家大型企业,当时散落在现在株洲城区的各处。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株洲从一个7000人的集镇逐步扩展成一个地级市,而这些大型企业也慢慢聚集,清水塘就成为这些企业的去处。
这些企业将大量的工业“三废”留在清水塘,目前年排工业废水280亿立方米,年产生工业废渣140万吨,对区域地下饮用水源及湘江水源均有污染。
规划120亿元投入循环经济
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16平方公里,园区建设分两期实施,2006年至2010年为第一期,面积8.44平方公里,2011年至2015年为第二期,面积为7.56平方公里,规划总投资120亿元。其中,株冶、智成化工等企业已于2006年被确立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并得到了国家国债资金支持,项目现已启动。
据预测,到2010年,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总产值将达到400亿元,万元GDP的综合能耗控制、新鲜水消耗大幅下降,工艺用水回用率以及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将达到国家标准。到2015年,该工业园区总产值将达到800亿元,园区企业全部实现清洁生产,成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湖南省新型工业化标志区。
专家介绍,规划实施后,不仅有利于清水塘地区中小企业的升级,促进株冶、株化、智成化工等企业“三废”资源的循环利用,延伸产业链,培育冶金、化工产业集群,提升株洲重化工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有利于治理环境污染,提升城市形象,改善长株潭三市市民的生活条件。
[稿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