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全国各地的大型招聘会上,这样的场面并不新鲜。资料片
大型招聘会,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初,给无数求职者带来工作机会,如今却面临着“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局面。
“从今以后我再也不会参加招聘会了。一场招聘会递出了十几份简历,到最后没有一份有回音。”
——求职者。
“现在参加招聘会的成本越来越高,效率却越来越低,常常是花了钱,招不到人。”
——用人企业。
“我们将大量地削减举办大型招聘会的数量,多办小而专的专场招聘会。”
——济南市职介中心。
10年前场场爆满
4日,在我省一家知名劳动力市场上班的刘科长却忙碌不起来。在空荡荡的招聘大厅内,他指挥着清洁工一遍又一遍地打扫卫生。“说实话,现在窗明几净,环境已经够干净的了,只是我心里空虚找不着事干。”
此前,每年这个时候,正是他工作最忙碌、最充实的时候。“那时候我们不仅在自己的大厅办招聘会,有时候还去会展中心、泉城广场这些地方办大型招聘会,一场来个万把人,求职的人山人海,招工的座无虚席,那个场面,常常让我觉得我的工作很有价值。”
刘科长回忆的,是过去10年。从1994年前后开始,济南市开始举办大型招聘会,从此之后,一直到2005年和2006年,济南的招聘会市场一直供需两旺,场面宏大。“每年到了大学生毕业和农民工集中进城的时候,只要举办招聘会,没有不场场爆满的。”
如今冷清寂寞
但是,十几年后的今天,招聘会的场面却越来越冷清了。“需要跟用人单位多次沟通他们才来参加;很多用人单位上午来招聘,下午一两点钟就走了,原来一直到天黑关门才散场的场面,再也看不到了;就连就业难的大学生,来赶场的人数也越来越少了。”
......
信息来源多
冲击不小
庞先生在省内一家知名的大企业做人力资源工作。他主要负责为单位招工。“每次参加招聘会,说得口干舌燥不说,往往是花了不少钱,却招不到合适的人,回来没法跟领导交代。”
庞先生认为,目前最好的招工方式就是网络招聘。在网站上发布招工信息,然后通过电子邮件进行基本沟通,合适的面试录用。“这样能对求职者提前有个基本了解,不是那么盲目。另外,网络方式成本低,覆盖面广,不受地域限制,对于中高级人才一般是网络招聘。
除了网络,包括平面媒体等在内的多元化信息来源,对招聘会这种“原始的”、“静态的”、“限时的”招聘方式冲击不小。
中介自毁前途
招聘会,从10年前的无限风光到现在的乏人问津,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基本上源于一些中介机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一些单位办招聘会,纯粹是为了捞钱。对用人单位收钱,一个摊位五六百;对求职者收钱,进场门票一个五块。一场大型招聘会,一般至少会有500个单位来参加,假设有1万个求职者进场求职,那么一天的收入就是30多万。事实上,这一数字还会更高。”
......
(文章摘自:
济南人才中国网 )
更多精彩请关注:
人才中国
找工作
找人才
求职测评
校园招聘
职位多多
人才会展
招聘会时间安排表
教育与培训
管理咨询
招聘一网通
猎头服务
HR资讯
职场新手
人事政策速递
热点招聘
加盟
年赚50万
加盟操作指南
诚聘英才
关于人才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