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一定经济学基础的前提下不要多看经典,看经典是高级学者训练自己思维方式与世界观的东西,他们期望从经典中找到自己分析问题的方法,建立一种属于自己的新颖的方法,并形成自己的理论与观点.
如果你是转专业的初学者,你要做的是学习与熟悉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并能自己运用它而不是去创造与形成自己的新方法.所以如果你现在就多经典的话会学的很迷茫,而且还不利于基础的牢固.
比如斯密的《国富论》,基本是一本以描述性方法写偏历史叙述的书,一般任何背景的人都能看的懂,名气虽然大但是绝对没有阅读障碍.但是初学者与经济学家读它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得到的收获也是不一样的.如果你一开始就读它,读完后你会觉原来经济学得不难,这样的书我都能很轻松的读下来了,但其实你什么现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也没有学到.凯恩斯的《通论》则是另外一个极端.
所以同意5楼的LIST,比较厚道,很适合初学者用.如果你觉得太多,建议先去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同时读平狄克的《计量经济学》.这两本算是一个基础,起码你可以经济学入门了.以后如果你对理论经济学有兴趣的话或者想出国读经济硕士的话,就读中微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曼昆《宏观经济学》.如果想学金融的话就去读金融方面的书(这个我不是很了解了).如果想搞统计或者计量经济学,就要学好实变函数,随机过程,参数统计这些课程.当然理论部分还有很多课程要学如高微,但是这些就比较远了,其实等你读完了最早的两本书后其实你就已经有能力自己选择书了,所以也就不需要我们多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