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给每个经济学家都配三个秘书。
第一个秘书,当国内出现任何不大不小的新闻时,负责给经济学家准备意见稿。比如,黑煤窑、火车涨降价、周被开除、股市大幅升降等等新闻——这时候秘书1要赶紧敦促,老大老大快发言啊,不发就失语啦,不发你就被强奸啦。
第二个秘书是学术助手。这个工作好理解,简言之,做一些论文资料收集、核对引用文献、有空帮忙代一下可改一下学生作业之类工作,是秘书2的专职。老大老大资料找齐啦,老大老大我们去上海参加某某学术会议吧......诸如此类。
第三个秘书比较厉害,他的工作有点宏观调控色彩。秘书3的工作要点,是不具体负责良知或者学术上的家头细务——他玩总量控制。具体而言,秘书3的工作是这样的:他统计经济学家说了多少被认为是正面的话,说了多少被认为是负面的话,当然还要考虑时段/持续/间隔因素,也要细分专业方面的投入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投入(包括性生活次数)等等。他要时刻保证:在既要有良知又要出成果、既要生活愉快又要扩大专业生产、既要有内涵还要有形象、既要睡觉还得吃饭、既要做研究又要教学——的约束下,经济学家的运行达到最优。
what?这种安排,制度费用太高了?那可以换个简单点的:废除教育管制,让经济学家资源自由流动,这时,良知和学术水平都将因市价而获得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