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沪指再度冲高,最高达到3970点,冲击了30日以及60日均线的压力,成交量也有所放大,沪市金额超过了700亿元,总体呈现放量反弹的走势,但是人心仍然不稳,上方的阻力仍旧非常强大,沪指出现了回落,而银行板块也整体回落,房地产有所启动,对人气有所恢复,总体来看,短线市场有望继续冲高,但能否延续还需继续观察。 两市冲高回落 沪指盘中冲击4000点大关 周三大盘再现强势震荡格局。早盘两市惯性低开,开盘后在地产股和金融股的推动下探底回升,沪指收复3900点关口。下午沪指再度冲高,最高达到3971点,突破了30日以及60日均线并冲击4000点大关,成交量也有所放大。尾盘受权重股影响,两市股指均有回落,两市仍有近600家个股下跌,没有出现昨日的普涨走势。
指数方面,今日上证综指开盘3880.85点,最高3971.61点,最低3861.91点,报收3930.06点,上涨33.87点,成交812.5亿;深成指开盘12750.13点,最高13105.57点,最低12642.05点,收盘12841.51点,上涨81.53点,成交421.5亿。沪市456上涨,395家下跌;深市3312家上涨,318家下跌。
盘面,地产股抵抗调控预期逆势拉升,加上其本身普遍高企的市盈率,仍引发了市场的忧虑情绪,地产龙头万科A渐显冲高回落迹象;另外,银行板块亦后继无力,人气龙头招商银行已率先翻绿。奥运板块今天表现活跃,中行与兆维科技是奥运板块中价格最低的非ST股,前者是奥运合作伙伴,而后者有望涉足奥运通信安防业务。
管理层能容忍的底牌已现 为预防人心溃散,最好是给出一面盾牌。这次管理层在暴跌后,把盾牌给了保险公司,一面大饼一样的盾。
《变形金刚》里有句台词简单却很经典:没有牺牲,没有胜利。如果它可以被广泛地借用,那么我们要怎样理解保险资金直接投资股市额度放宽至10%呢?又是用谁的牺牲换来了谁的胜利呢?著名经济学家吴晓求说他个人认为,突然间的大幅度提高印花税的确是这次股市发生逆转的关键因素。虽然提高印花税的主观目的是想抑制市场的过度投机,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是有很大偏差的。他甚至提出,“希望印花税由双边征收改成单边征收,也许可以恢复市场的信心”。
现在的真实情况是,市场信心根本还没恢复,日新增股民开户数和两市单日成交金额这两大市场情绪指标都还处于低迷中,但保险公司的投资热情却已经高涨。与熊市时高调宣布放行保险公司直接投资股市时的情况不同,这次保监会的放行是在悄然中进行的。从保监会最初的主席讲话救市,到上周五电话、传真通知各家保险公司提高入市比例,管理层态度的转变似乎意味着立场的转变,曾经的救世主,现在却是获利者。
目前的中国股市正处在最微妙的时点。股民正因为担心加息等调控政策而不敢再入市,但排名“最不能赔钱榜”第二位的保资却要加大投资。谁要牺牲,谁又要胜利?外资正在赶往A股市场,保险公司也不满以前的投资比例,中国股市似乎并不如想象中那么悲观。难道是宏调已经达到了平抑垃圾股泡沫的目标?还是中国上市公司中确实存在很多值得投资的潜力型伟大公司?或者根本上就是两个原因都存在?
粗略测算,保监会的此次放行将带来800亿元的新资金。800亿元能对市场有多大影响已不重要,就像面对一群羔羊,用板斧还是砍刀本无差别。因为管理层能容忍的底牌已现,问题只是加息等利空会不会给保险资金们再一次买入机会。
主力暗渡陈仓 市场将产生积极变化 今日消息面: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16日至17日举行第91次全体会议。委员会认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更为明显;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投资增长过快问题仍然突出;高耗能产业增长偏快,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物价上涨压力持续加大,特别是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食品价格和住房价格上涨较快;引导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任务艰巨。
96只基金拉开二季报序幕,基金逆市增仓明显。基金对于金融保险、房地产、机械设备、金属非金属、采掘等重点行业进一步大幅度增仓,这些行业期末的市值增长分别达到97.9%、162.33%、175.62%、74%和232.49%。基金对于重仓行业的持有集中度进一步增大。
财政部和国税总局日前联合决定,自8月1日起,调整铅锌矿石、铜矿石和钨矿石产品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
受人民币升值及加息预期的影响,两市银行、保险和房地产股再次联袂走强。近期的市场热点逐步明朗,市场的认同度也进一步趋同。因中期业绩增长预期,金融、房地产股的上涨空间被打开,已目前的估值水平计,这些热点个股仍有进一步上涨的潜力。以招商银行为例,中期业绩增长100%,市场普遍给予33元的目标估值,迄今仍有17%左右的理论上涨空间。金融、房地产在上证指数中权重极大,它们的上涨,无疑为股市的上行提供了较大的动力。近日6月CPI指数和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将公布,届时管理层会决定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如果仅限于加息27个基点,或者下调利息税,则对市场的冲击将有限。一旦"靴子"落地,股市上涨的政策环境将具备。
盘面上看,个股上涨家数多于下跌家数,指数上涨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大盘蓝筹股,中国国航、大秦铁路、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纷纷强劲上攻,并带动其他个股走好,中国财经信息网分析员观察到,金融、房地产继续处于主导地位,st股仍保持大面积活跃,而其他板块则表现相对平淡。短线而言,股指会再次挑战60日均线。如能有效站上,则市场的技术形态将转好,投资者的信心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成交量也会逐步放出来。要是政策面变化没有超出市场预期,宏调措施相对温和,则股市上行的空间就打开了。
分析人士认为,与前期大盘反弹过程中的走势几乎类似,沪综指在逼近60日均线处的上攻动力受阻,虽然午盘在中国联通放量推升以及万科A再度大涨的推动下,大盘基本保持强势,但其余市场热点并没有强有力的产生,市场成交量还有待进一步的放大。从近期市场关注的重点看,银行、保险、地产、机械等板块显然是重点,其中的蓝筹类个股在放量重新走强后是否能够真正有效突破,从而带动沪综指突破压制长达三周的60日均线,最为关键。若一旦成功,那么,可以认为整个市场短期多空力量可能产生比较积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