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5963 48
2005-05-07
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社会主义之间的深刻矛盾 黄焕金 http://hhj.yeah.net 马克思主义,归根到底,就是反对剥削,反对那些以形形色色的方式占据别人的劳动所获,而过着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的人。因此马克思极力提倡劳动,因为劳动是“自食其力”的体现,是不无偿占据别人辛勤劳动成果的体现。 这些思想对于现在的中国人来说已经是老生常谈了,甚至一提起就会令人反感。但是,现实却使人不得不重新思考这个学说的意义。然而对于中国来说,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对马克思这个剥削理论违反得最深重的并不是马克思自己所强烈指责过的“私营”资本家,却是50年来以所谓马克思主义和公有制的名义成长起来的整个社会的经济与政治制度。 实际上,公有制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每一点都是伴随着对社会低级阶层的行政强力性的剥夺而推进的。当年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在土地改革刚刚完成后,毛泽东为了要集中社会有限的资源“办大事”,就迫不及待地推进“社会主义改造”,以社会主义甚至共产主义的名义将社会所有的有限资源全部集中起来,无偿据为己有,以推进国家的工业化与维护国家的军事安全。这种制度性政策性的行为其实质就是建立在对社会各界特别是对广大农民的剥削基础上。因此为了国家的生存,为了城镇居民的生活,政府会以种种强制手段无偿收取农民手中的劳动成果,或者以“价格剪刀差”半无偿地将农民手中的物资征收上来,以供国家和受到国家保护的城镇居民的生活所需。 及至现在,当中国已经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后,中国所存在的这种人剥削人的现象反而有增无减。因为一方面国家根本无力承担由它自己长期培植起来的人数众多的各级政府机构人员的生活费用(所谓“吃饭财政”,财政变成了只供各级官僚与有种种职位和特权的人吃饭生活的财政),另一方面又无法实行彻底的机构革命,将吃闲饭的多余人员完全“革命掉”。因此各级机构为了自身的生存,只能一次比一次强烈地以自己手中的权力向社会特别是农民无偿开征这个税那个费,或者利用垄断经营的手段通过抬高价格从广大农民及其它消费者手中获得不正当的利益。其实质,就是通过政治上的压迫而尽可能剥削社会各阶层的经济利益。比如有人曾这样说:“行政权利本能的自我扩张趋势,这种行政权利的扩张,造成了社会的难于承受的状态,在中西部地区有可能把社会(这里指的是小农经济社会)压垮。1996年以后随着农副产品价格的进一步下跌,有一部分农业剩余被市场给吞没了(事实是被我们城市居民享受的价格剪刀差给吞没了),另一部分给了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为了养活自己不得不这样做,所以,维持地方安全和地方发展的、承担地方安全和地方发展职能的地方政府,已经转化为它的反面,它成为地方动乱和地方不发展的一个充分的原因。这是最使人感到焦虑的地方。” 因此,现行的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公有制名义建立起来的这个行政制度,反倒是一种最严重的具有国家行为性质的人剥削人的制度。这当然是严重违反马克思主义的。 2002/5/2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5-7 07:34:00

"这种制度性政策性的行为其实质就是建立在对社会各界特别是对广大农民的剥削基础上。因此为了国家的生存,为了城镇居民的生活,政府会以种种强制手段无偿收取农民手中的劳动成果,或者以“价格剪刀差”半无偿地将农民手中的物资征收上来,以供国家和受到国家保护的城镇居民的生活所需"。

黄先生说的好呀。在进行市场经济改革之前的社会主义,无论苏联、东欧,还是其他,一律是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一种贵族专政代替另一种贵族专政。这也是苏东这些披着封建专制主义的皮的假社会主义最终崩溃的根本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7 10:12:00
以下是引用淡泊在2005-5-7 7:34:00的发言:

"这种制度性政策性的行为其实质就是建立在对社会各界特别是对广大农民的剥削基础上。因此为了国家的生存,为了城镇居民的生活,政府会以种种强制手段无偿收取农民手中的劳动成果,或者以“价格剪刀差”半无偿地将农民手中的物资征收上来,以供国家和受到国家保护的城镇居民的生活所需"。

黄先生说的好呀。在进行市场经济改革之前的社会主义,无论苏联、东欧,还是其他,一律是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一种贵族专政代替另一种贵族专政。这也是苏东这些披着封建专制主义的皮的假社会主义最终崩溃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是人民当家作主之下的劳动人民自由民主。从理论上说,这和所谓市场经济没有什么特别的矛盾。

中国的问题,也不是高深、高级的问题,而是常识性问题,而是是否名副其实的问题。这可以从国民与政府之间关系来看,也可以从劳资关系上来看,都是需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7 13:06:00
以下是引用淡泊在2005-5-7 7:34:00的发言:

"这种制度性政策性的行为其实质就是建立在对社会各界特别是对广大农民的剥削基础上。因此为了国家的生存,为了城镇居民的生活,政府会以种种强制手段无偿收取农民手中的劳动成果,或者以“价格剪刀差”半无偿地将农民手中的物资征收上来,以供国家和受到国家保护的城镇居民的生活所需"。

黄先生说的好呀。在进行市场经济改革之前的社会主义,无论苏联、东欧,还是其他,一律是以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一种贵族专政代替另一种贵族专政。这也是苏东这些披着封建专制主义的皮的假社会主义最终崩溃的根本原因。

这里有个工业化的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7 13:09:4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7 17:22:00

深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7 17:44:00

老马早就说过,共产主义不能在一国的范围内率先实现……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身……

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共同点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差异在于按需分配和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不是按劳动实际价值创造分配,是按劳动贡献的比例分配,要有一定的积累。社会主义也要投资,资本和资源也要合理配置。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较慢,外部条件所限,不可能实现生产规模扩大和社会化大生产,积累必然转向其他领域,有其必然性。西方土地资本家收了地租也不会全部再投资到农业领域。

所有制形态的差异和分配方式的不同,导致两种社会体制下,经济关系、生产方式的根本差异,工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不同,所导致的最直接,表面化的反映就是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差和资本流向。

社会主义要发展,要取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采取某些特定举措,不能简单的,感性化的评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