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8635 20
2005-05-07
<b><FONT color=#ff0000>中国税制概况-概述</FONT><FONT color=#00a06b> <!-- InstanceEndEditable --></FONT></b>
<TABLE cellSpacing=5 cellPadding=0 width=568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class=t11 vAlign=top><!-- InstanceBeginEditable name="content" --><FONT color=#ff0000><b>一、概述</b></FONT>
<P>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也是中国政府用以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对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经过1994年税制改革和以后几年的逐步完善,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税收制度,对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加强宏观调控,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适用的税种)共3大类,23个税种,即工商税类: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印花税、屠宰税、筵席税;农业税类:农业税、农业特产农业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关税类:关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独立的税收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和国务院的规定,目前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籍人员的税种有15个,它们是: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印花税、契税、屠宰税、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关税。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华侨及其投资兴办的企业的纳税事宜,参照外籍人员、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办理。为了吸引外资,更好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国在涉外税收方面实行了许多优惠政策,并已经同五十多个国家签定了关于避免所得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 </P></TD></TR></TABLE>我认为,中国税负应该再低些,执行力应该再大些,这样才能使我国税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5-7 15:33:00
<b><FONT color=#ff0000>中国税制概况-税务机构</FONT><FONT color=#00a06b> <!-- InstanceEndEditable --></FONT></b><TABLE cellSpacing=5 cellPadding=0 width=568 align=center border=0><TR><TD class=t11 vAlign=top><!-- InstanceBeginEditable name="content" --><FONT color=#ff0000><b>二、 税务机构</b></FONT> <P>  国家税务总局是中国的最高税务机关,是主管国家税务工作的职能部门。国家税务总局为国务院正部级直属机构。在税收立法方面,它参与拟定有关的税收法律、法规及其实施细则,制定贯彻国家统一税收政策的某些具体政策和税收业务的规章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在征收管理方面,它参与研究中央与地方税收管理权限的划分,制定征收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根据国家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的要求,编制税收计划;在行政管理方面,它统一管理国家税务局系统的机构、编制、人员和经费,审计工作,负责全国税务机关的监察、教育培训、税收宣传、税收电子化、税收理论和政策研究等项工作,并和外国税务机构、国际组织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国家税务总局局长和副局长由国务院任免。总经济师和总会计师由国家税务总局任免。由于中国实行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根据分税制的需要,省和省以下税务机关分为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两套机构。国家税务局系统实行国家税务总局垂直管理的领导体制,在机构、编制、人员、经费、领导干部职务的审批等方面,实行垂直管理。省级地方税务局实行地方人民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双重领导,以地方政府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国家税务总局对省级地方税务局的领导,主要体现在税收政策、业务的指导和协调,对地方执行国家统一的税收制度、政策的情况进行监督,组织经验交流等方面。省级地方税务局的局长人选由地方政府征求国家税务总局意见后任免。 <!-- InstanceEndEditable --></P></TD></TR></TABLE>机构应该再精减,税务成本应该再低些,以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7 15:46:00
<b><FONT color=#ff0000>中国税制概况-税收征收管理制度</FONT><FONT color=#00a06b> <!-- InstanceEndEditable --></FONT></b>
<TABLE cellSpacing=5 cellPadding=0 width=568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class=t11 vAlign=top><!-- InstanceBeginEditable name="content" --><FONT color=#ff0000><b>四、税收征后管理制度</b></FONT>
<P align=justify>  中国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法律依据是199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改并重新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国务院1993年8月4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P>
<P align=justify>税收征收管理制度</P>
<TABLE borderColor=#00a06b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5 width=545 align=center border=1>

<TR align=none bgColor=#fff0d9>
<TD vAlign=center align=none width="24%" bgColor=#00a06b>
<P align=center>项 目 </P></TD>
<TD vAlign=top width="76%" bgColor=#00a06b>
<P align=center>内 容 </P></TD></TR>
<TR>
<TD vAlign=center align=none width="24%">
<P align=center>纳税人 </P></TD>
<TD vAlign=top width="76%">
<P align=justify>依照法律、行政法路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P></TD></TR>
<TR>
<TD vAlign=center align=none width="24%">
<P align=center>扣缴义务人 </P></TD>
<TD vAlign=top width="76%">
<P align=justify>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P></TD></TR>
<TR>
<TD vAlign=center align=none width="24%">
<P align=center>税务机关 </P></TD>
<TD vAlign=top width="76%">
<P align=justify>各级税务局、税务分局和税务所。 </P></TD></TR>
<TR>
<TD vAlign=center align=none width="24%">
<P align=center>税务登记 </P></TD>
<TD vAlign=top width="76%">
<P align=justify>纳税人应当从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天之内,向税务机关书面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应当从收到之日起三十天之内审核完毕。 </P></TD></TR>
<TR>
<TD vAlign=center align=none width="24%">
<P align=center>账簿与凭证管理 </P></TD>
<TD vAlign=top width="76%">
<P align=justify>纳税人应当从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十五天之内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记账,进行核算,从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十五天内将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报送税务机关备案。扣缴义务人应当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十天之内,按照所代扣、代收的税种分别设置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 </P></TD></TR>
<TR>
<TD vAlign=center width="24%">
<P align=center>纳税申报 </P></TD>
<TD vAlign=top width="76%">
<P align=justify>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应当在规定的申报期限之内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有关纳税资料。 </P></TD></TR>
<TR>
<TD vAlign=center align=none width="24%">
<P align=center>税款征收、缴纳 </P></TD>
<TD vAlign=top width="76%">
<P align=justify>税务机关应当按规定征收税款并上缴国库,扣缴义务人履行代扣、代收税款的义务。 </P></TD></TR>
<TR>
<TD vAlign=center align=none width="24%">
<P align=center>税收保全措施 </P></TD>
<TD vAlign=top width="76%">
<P align=justify>税务机关可以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书面通知金融机构暂停支付存款;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阻止出境。 </P></TD></TR>
<TR>
<TD vAlign=center align=none width="24%">
<P align=center>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P></TD>
<TD vAlign=top width="76%">
<P align=justify>经过县级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它金融机构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存款中扣缴税款;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税款。 </P></TD></TR>
<TR>
<TD vAlign=center align=none width="24%">
<P align=center>减免税的申请办理 </P></TD>
<TD vAlign=top width="76%">
<P align=justify>纳税人减税、免税的申请应当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减税、免税审查批准机关审批,纳税人骗取减税、免税的,一律按照偷税论处。 </P></TD></TR>
<TR>
<TD vAlign=center align=none width="24%">
<P align=center>税务检查 </P></TD>
<TD vAlign=top width="76%">
<P align=justify>税务机关有权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货物存放地对其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有关资料等进行税务检查;检查扣缴义务人与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经营情况。 </P></TD></TR>
<TR>
<TD vAlign=center align=none width="24%">
<P align=center>法律责任 </P></TD>
<TD vAlign=top width="76%">
<P align=justify>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他当事人如有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除补缴税款外,将受到包括罚款在内的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P></TD></TR></TABLE></TD></TR></TABLE>税制改革势在必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7 15:50:00
<b><FONT color=#ff0000>税收征收管理范围的划分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划分</FONT><FONT color=#00a06b> <!-- InstanceEndEditable --></FONT></b>
<TABLE cellSpacing=5 cellPadding=0 width=568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class=t11 vAlign=top><!-- InstanceBeginEditable name="content" --><FONT color=#ff0000><b>五、税收征收管理范围的划分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划分</b></FONT>
<P>  1、目前中国的税收征收管理分别由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和海关三个系统负责,国家税务局系统负责中央税、共享税的征收,地方税务局系统负责地方税的征收,海关系统负责关税的征收和进出口税的代征。其征管范围划分详见下表:
<TABLE borderColor=#00a06b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4 width="97%" align=center border=1>

<TR align=none>
<TD vAlign=top align=none width=67 bgColor=#c4e1e1>
<P align=center>系 统 </P></TD>
<TD vAlign=top width=432 bgColor=#c4e1e1>
<P align=center>税 收 征 收 管 理 范 围 </P></TD></TR>
<TR>
<TD vAlign=center align=none width=67>
<P align=center>国家税务局</P></TD>
<TD vAlign=top width=432><P4>增值税;消费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金融、保险企业缴纳的营业税,按提高3%税率征收的部分;中央企业缴纳的所得税;中央与地方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组成的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地方银行、外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企业缴纳的所得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所得税、资源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对证券交易征收的印花税;中央税的滞纳金、补税、罚款。 </TD></TR>
<TR>
<TD vAlign=center align=none width=67>
<P align=center>地方税务局</P></TD>
<TD vAlign=top width=432>
<P>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包括上述由国家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管理的部分);金融、保险企业缴纳的营业税,按原5%税率征收的部分;地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缴纳的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印花税;契税;屠宰税;筵席税;农业税、农业特产农业税;地方税的滞纳金、补税、罚款。在大部分地区,农业税、农业特产农业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现由地方财政系统征收和管理。 </P></TD></TR>
<TR>
<TD vAlign=center align=none width=67>
<P align=center>海关 </P></TD>
<TD vAlign=top width=432>
<P>关税,行李和邮递物品进口税,负责代征进出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P></TD></TR></TABLE>2、根据中国现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中国的税收收入分为中央政府收入、地方政府收入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享收入。详见下表:
<TABLE borderColor=#00a06b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4 width="97%" align=center border=1>

<TR align=none bgColor=#fff0d9>
<TD vAlign=top align=none width="17%" bgColor=#c4e1e1>
<P align=center>级 次 </P></TD>
<TD vAlign=top width="83%" bgColor=#c4e1e1>
<P align=center>收 入 范 围 </P></TD></TR>
<TR>
<TD vAlign=center align=none width="17%" height=44>
<P align=center>中央政府收入</P></TD>
<TD vAlign=top width="83%" height=44>
<P>消费税;海关代征增值税、消费税;中央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地方银行、外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企业缴纳的所得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缴纳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金融、保险企业缴纳的营业税,按提高3%税率征收的部分;关税。 </P></TD></TR>
<TR>
<TD vAlign=center align=none width="17%" height=69>
<P align=center>地方政府收入</P></TD>
<TD vAlign=top width="83%" height=69>
<P>营业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包括上述列入中央收入的部分);金融、保险企业缴纳的营业税,按原5%税率缴纳的部分;地方企业缴纳的所得税(不包括上述地方银行、外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企业缴纳的部分);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印花税;契税;屠宰税;筵席税;农业税、农业特产农业税。 </P></TD></TR>
<TR>
<TD vAlign=center align=none width="17%" height=47>
<P align=center>共享收入</P></TD>
<TD vAlign=top width="83%" height=47>
<P>增值税(中央政府分享75%,地方政府分享25%),资源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部分归中央政府)。证券交易的印花税中央政府分享80%,地方政府分享20%。 </P></TD></TR></TABLE></P></TD></TR></TABLE>信息化和专业化建设任重道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7 15:51:00
<b><FONT color=#ff0000>中国财政体制</FONT><FONT color=#00a06b> <!-- InstanceEndEditable --></FONT></b>
<TABLE cellSpacing=5 cellPadding=0 width=568 align=center border=0>

<TR>
<TD class=t11 vAlign=top><!-- InstanceBeginEditable name="content" -->  中国目前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在实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下,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资和中央国家机关盍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初稿宏观调控所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本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所需支出。   
<P>  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为中央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    分设国家与地方两套税务机构,中央税和共享税由国家税务机构负责征收,地方税由地方税务机构负责征收。   </P>
<P>  中央财政根据各地方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增长情况向地方返还部分税收。   </P>
<P>  中央财政每年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向经济最困难地区和民族省区,非民族省区的民族自治州提供资金帮助。</P>
<P>  中国有预版式管理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从中央到地方,共设立五级预。国家预算由中央政府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预算年度为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央和地方的预算草案、预算执行情况,必须经过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审查和批准;中央和地方的预算调整方案及决算,必须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   </P>
<P>  财政部和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具体编制中央和地方本级预算、决算草案;具体组织预算的执行;具体编制预算调整方案。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按照复式预算编制。 </P>
<TABLE borderColor=#660066 height=40 cellSpacing=4 cellPadding=3 width=150 align=center border=1>

<TR bgColor=#ffffcc>
<TD>
<H3><IMG src="http://www.gdtax.net.cn/image/yusuan.gif"></H3></TD></TR></TABLE></TD></TR></TABL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5-7 21:19:00
<P>楼主没有仔细分析,只是罗列了一大队,不如集中分析其中之一。</P><P>如一,税制不合理,只是简介了税制,什么都没说。那不合理,为什么?</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