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wangyong77</I>在2005-5-7 20:20:59的发言:</B>
<P>余杰:我们为什么不相信经济学家?</P>
<P>据说,经济学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显赫的学问,经济学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风光的学者
。但是,老百姓们好像并不怎么相信那些在电视和报刊上侃侃而谈的经济学家们。是不是
老百姓们太愚昧,理解不了这些经济学家们高深莫测的经济学理论呢?
日前,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北京市政协委员刘伟教授在政协会议上
语出惊人--"我把堵车看成是一个城市繁荣的标志,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如果一个城市
没有堵车,那它的经济也可能凋零衰败。"刘伟教授用了一大堆数据和理论来证明自己的观
点。他指出,北京是世界上河流最少的大城市,但却是桥梁最多的城市。北京日新月异的
发展变化,可从道路的变化上看出一二。我们出国的人羡慕人家国外的井然有序,可是人
家也羡慕我们的盎然生机。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也是发展最快的国家。
刘伟认为,北京提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目标是基于已有成就、现有条件和可能。北
京去年的人均GDP已突破三千美元,意味著已达到中上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面对口吐莲花的刘伟教授,见少识浅的我只有叹服的份儿。可是,我也有一个小小的疑
问:在北京申奥成功之前,国际奥委会的官员们多次来北京检查工作。每次视察,北京总
是采取严格的交通管制措施,在特定时间内所有车辆都不准在特定的街道上通行,这样就
能让奥委会官员的座车风驰电掣在繁华的三环、四环路上。可是,正因为采取了交通管制
措施,才使得这些尊贵的外国朋友没有遭遇过一次堵车,也就无法深入体验刘大教授所说
的北京的"城市繁荣"。这不是把北京最美妙的一面给遮掩起来了吗?如此看来,那些出了
交通管制的馊点子、不让奥委会官员体验在北京堵车的幸福的人,一定是些企图破坏申奥
工作的坏人,一定要对他们严惩不贷!
想来刘伟教授也是有车一族,不必像数百万普通的北京市民一样,每天都得挤在闷罐车
似的公交车里上班,往返花费三四个小时而精疲力竭。所以,刘大教授能够出乎庐山之外
看庐山,给北京的"马路停车场"投去充满诗情画意的一瞥。我不懂多少深奥的经济学理论
,但我想,如果按照刘伟教授的这种理论去思考,既然堵车是一个城市繁荣的标志,那么
犯罪也是一个城市繁荣的标志--钱多的地方小偷盗贼才多;色情业是一个城市繁荣的标志
--饱暖才能够思淫欲嘛;瘟疫也是一个城市繁荣的标志--瘟疫总能促进制药和医疗行业的
发展吧?这大概也算是一种"逆向思维"、"语不惊人死不休"吧?
...最近,我读到了《南风窗》
</P></DIV>che!"堵车显示繁荣"的话,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广州有位市领导就说过,您可以去看---<南风窗>,至少那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有文字记录为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