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m0600 发表于 2012-10-14 10:01 
你说的这是萨伊的理论,不是马克思的。
如果说价值就是使用价值,那么显而易见,劳动无法创造所有的 ...
很久没来。
也许是回复得比较粗略,所以没有表达明白意思,又或者,你也没有理解这一点。即,我所表述的,只是马克思强调的劳动的二重性问题,马克思说这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而楼主的问题,难道不正是这个问题的另一个说法吗?
楼主提出这个问题,很有眼力,但是也表明楼主对这个枢纽问题,还是不得其门而入。
价值和使用价值,不是两个有区别的事物,而是商品在自己的运动过程中的自身区别。马克思的这种思想来源于黑格尔,来源于对事物本质的追求。
在《1844年手稿》中,马克思说:“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动物之所以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乃是因为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的就是自己的存在,而人类则不同,人类制造工具,通过自己的活动生产产品,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表现为一个物品的自然形式,并且首先在劳动产品上直观到自己的生命活动,作为自己的直观对象,进而又把自己的生命活动的产物即劳动产品作为自己的活动对象。而在这种活动过程中,人把自己区分开来,一种是外在的产品,一种是人的活动能力,前一种是固化的,后一种是可变的。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在商品交换尚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只要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产品的生产力表现特殊性,一个一天生产1匹布的家庭妇女同一天生产2匹布的妇女并没有发生关系,因为这些商品并不到市场上交换,这些生产能力都只是纯粹的个人表现。只有到了发达的资本主义阶段,商品交换在历史上成了普遍现象的时候,或者说人们的产品必须都拿到市场上去的时候,这个时候,前面的1匹布和2匹布的生产能力成了同一的人类生产力,而这同一的生产能力又借万千形态的差别的个别劳动力来完成自己,这个时候,劳动的二重性才以商品的形态表现出来。
商品既是价值也是使用价值,商品只有在交换关系才有自己的价值表现,一个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另一个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只有在价值关系中,商品的价值才不是一个不可捉摸的抽象,或者说才“不是一个假设”。因为这种同一性是这样表现自己的,在一个市场上,不同的劳动的同一种产品,都是一个价格,或者说对其他的产品都保持为同一的交换比例。
至于说到变量,那么就是活劳动,人的劳动能力,在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人的劳动能力的差别表现为个别劳动者的生产能力的差别,而在资本主义时代,人的劳动能力的差别则是不同的资本家所支配的生产力的差别,或者说,资本增殖自身的产别也是一样。
劳动的二重性问题说到底,不单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问题,而是从哲学的“思维与存在”这样的本质问题转化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