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房地产专版
893 0
2012-10-15
   组内今天没什么人来上班,或出差或休假,于是自己也就调休了一天,名义上是下午去参加豪宅项目的活动,其实无非是自己发懒,毕竟项目活动也是四点才会开始。
   近来组内来上班的人总是稀稀拉拉的,一则是这个季节业务不忙,再则就是因为组内新总监要离职了-人心不稳,这已是我们组年内第二位总监离职,头一位不多说了,大家对他没有太深的感情,成天想的就是“压榨”大家去挣钱,所以走得时候也省事,吃了一顿饭也就散了。
   年初,第二位总监上马,其实是空降过来的,来了有三年了,从高级项目经理一路升到总监,这个升职速度在公司内却是最快的一个了。初时由于他是我的指导人,所以有过几次比较深入的交谈,对他了解也较多。
    在他看来策划这行一直是他喜欢的工作,所以一路坚持走到了现在,事实证明他也是适合这个工作的,来了公司之后差不多每年都会写出一两个优秀报告,所以连续跳级,我较他来的晚,所以在听闻他的事迹后也特意把他之前写的报告全部拿来看了,谈不上特别出色,思路还是很清晰的。(在公司做久了会发现他写的报告在我们这一群人里确实还算可以,其它的人写的更是一塌糊涂)。
   交往久了又发现了几个特点,此人讨论项目的时候记忆力和梳理问题的能力很强,对于报告的方向和具体解决方案往往很快就能给出轮廓,我在开始的时候对他这种方式不是很适应,在我心里这就是在简单的赶工,谈不上太多积累和成长,后来也陆续探讨过几回,谁也没能说服谁。但呈现出的结果在客户那的反馈还是不错的:能够“镇”得住客户(做顾问得人,客户的信任很重要);项目组成员返工率低,而且钱也能收回来(公司内有三条考核项目成败的标准“回款率”“重复购买率”“老客户推荐情况”),由此我也就不再与他讨论这个问题,毕竟传统住宅策划的经验也就那些,后来自己又跟踪过一些他策划的住宅项目,多数还较成功。也看出此人做顾问可以算得是一个好手了。后来接触中发现他还颇有些理想主义情结:刚开始选择的工作地点是他想旅游的城市,初来京城,拒去某家公司的原因是因为感觉那边的人对钱看的太重,出差的时候总想着怎么套公司的钱。
   此兄升任总监之后一直较为进取,也比较大胆,努力拓展各类项目,给组内接了各种之前没有接触过的项目类型(比如高尔夫地产、温泉地产、军产住宅项目、超甲级写字楼、综合体、大体量商业街)等等,照其本人的说法就是“这些类型的项目正是因为我们没做过所以我们才能做的很好”,后来结果多数也都比较不错。给下面的人感觉就是汇报的时候有他坐镇一般都不出什么问题,也就都甩开膀子去干了。
    近日,此人突然发了一封邮件说要离职,言辞颇为凄切,言语间显出对公司十分不舍。令人有些惋惜。我也同样感到惋惜,但却也算不上大新闻,毕竟早知他在此地不会待太久,此番离职主要是因为他负责深耕的据点城市业绩突出,客户关系维系的也不错,现在当地有成立分公司,需要他去分公司,而他又不愿去,与公司博弈了一番,也未能争取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只能离开了。
    在他走时组内还特意召开了一个“没头没尾”的会,整个会上事业部副总反复说的就四个字“打起精神”,新接手的总监反复提的则是“万事好商量”。其它同事均是默不作声,可见大家对他还是有些感情的,一个值得信赖的伙伴的出走触及到了大家比较深的情感。会后多数人表示以后组内的业务不知前景如何,也少了可以依赖的人了。
    在我看来,这也算不得什么坏事,“塞翁失马”而已。大家相差都没几岁,同属事业上升期,都有自己的那座山要登。而且过早的有所依赖也不是什么好事,有两个典故,一是“虎父无犬子”,另一个是“渔王的儿子永远成不了渔王”,况且此兄尚未成为“虎”。其次在他上任后,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个小组像部队一样,领导指到哪我们打到哪,而不像是一个团队,大家私下也不只一次讨论这个事,均反映今年有些疲累和机械,项目组内部也缺乏团队配合的默契和温馨。再则用人比较苛刻,对于团队的人要求有余,关心不足。这些均是此兄后期需要提高的地方。但不管怎样成绩都已是在那放着的,值得大家尊敬。
   很多时候,于我而言,尊重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传承。把他留下来的东西传下去。此兄之前多留有优秀报告和一些中肯的报告点评,接下来我能做的就是督促自己从中再多汲取一些优秀的东西,努力把这些影响扩大化;
   希望他接下来有个好的归宿,也望有机会再与他合作的时候,大家都已有好的成长、能更好地共事。
   本无意写,但在听黄怒波所写黄会计一文时,有了比较强的感触,于是提笔写下以上文字,当是记录,也愿有缘之人可以觅得此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