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9%,涨幅重回“1”时代。
“CPI回落在意料之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首先是去年翘尾因素影响越来越小,已由8月份的0.6个百分点降至9月份的0.2个百分点;其次是在新涨价因素中,猪肉价格涨幅不大,鲜菜价格大幅下降,关系民生的生活必需品价格总体保持稳定。
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看来,9月份CPI涨幅显示翘尾因素显著回落,整个物价将保持在2%左右的水平,未来物价反弹的力度和幅度有限不会太高。牛犁指出,经济有望进一步企稳回升,很多工业品价格存在一定降幅减缓的区间。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日前发布报告指出,受翘尾因素回落、国内生产需求不振、油价可能下调、国内粮价可能平稳、经济增速难以大幅回升等因素影响,预计年内物价不会出现大幅反弹。
而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PPI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1%,环比上涨0.1%。专家指出,PPI环比跌幅已开始收窄,且购进价格为正,说明伴随政府投资逐步增加,投资品需求正在上升,上游行业盈利最糟糕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经济转暖的迹象虽有,但不是十分明显。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表示,近几个月持续下降的PPI表明制造业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果这一数据能够出现回升,将会是比较好的情况。但从目前数字来看,经济回暖的情况还不明显。牛犁则认为后几个月情况可能会稍微好转一些。包括货币政策、基础设施如公共轨道交通这些政策实施下去以后,对能源、原材料相关产品会有一定补充作用。再加上经济有望进一步企稳回升,需求略微会比三季度好一些,很多工业品价格存在一定降幅减缓的区间。
本文来源:http://www.ocn.com.cn/free/201210/touzi1612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