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徐浩萍副教授
研究方向:
基于证券市场的企业财务、会计研究
教育背景:
博士, 会计学, 北京大学
硕士, 工商管理, 南京大学
学士, 数量经济, 南京大学
学术经历:
2007.08--2007.12, 访问学者,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
教学获奖:
2009.03, 2009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问答汇总:
1,坛友daxiaxj24:
徐老师:您好!我想请问下证券市场的行为模式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反向影响的机制是什么?对我国当前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有何理论意义?
A:我想你的意思是,不但财务信息会影响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投资者行为也会反向影响财务信息。根据现有的研究,这种反向影响机制是存在的。比如,管理者需要迎合市场的预期来制定信息披露的策略,而财务信息就是披露的只要内容之一。影响的程度取决于(1)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融资规模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投资者行为或情绪影响,(2)管理层激励在多大程度上与股票的市场表现相关。
2,坛友shenyu2070:
徐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下,琼斯模型和修正的琼斯模型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中是否有效呢?
是否有专门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的模型?
谢谢!
A:琼斯模型有一些非常强的假设,比如(1)accrual是企业最主要的盈余管理模式(2)在行业或时间序列层面,因销售确认以及折旧引起的accrual是比较稳定的。在我国:(1)应计利润未必是最主要的盈余管理模式,还有关联交易、线下项目等等手段(2)我国的上市公司重组较多,时间序列方面未必稳定。但是即使在美国,琼斯模型受到非常多的诟病,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现在的研究中,仅仅使用这两个模型常会受到质疑,还需要其它度量方法来做稳健性检验。没有针对中国的盈余管理模型,但一度曾用接近ROE为6%的再融资资格做为盈余管理可能性的度量,这是比较有中国特色的。
3,坛友wsscccccc:
徐老师您好,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行为金融学如何引入企业的财务分析中?但一直找不到突破口。
A:行为金融本身与财务分析有不同的假设,前者是基于非理性,而后者则是基本面分析,建立在投资者理性的基础上。所以基本上有点井水不犯河水。但是研究将两者联系起来,比如有人研究投资者对EPS的解读非常固化,体现出对财务信息的非理性理解。还有一类文献,提出catering hypothesis ,说企业为了迎合投资者情绪,会改变自己的投资或信息披露行为,这也是将两者联系起来的机制。
4,坛友洞庭古风:
老师您好,会计作为一门应用学科,从中国现有的企业制度演变来看,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运行中所面临的会计制度改革难题是什么?有什么不同或者激励措施吗?
再者在鼓励自主创业中,会计制度本身将有什么作为,或者如何发挥其积极效应?
A:会计有给外部人看的财务会计和给内部人使用的管理会计之分。从财务会计的角度看,外部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最主要的要求是提供可靠性,提供透明度,从管理会计的角度看,公司内部股东和管理者需要通过会计信息来进行绩效评价以及经营决策。再看财务会计信息,对国有企业投资者和私营企业投资者来说,重要性肯定不一样,你不一定特别关心中石油的会计信息,因为中石油的价值来自于ZF控股提供的垄断而不在于经营效率,所以会计制度对国有企业来说,可能核心是在于如何提供管理层绩效评价的有效信息,而对民营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外部股东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就上市公司的会计制度,主要是为了外部股东的利益。但作为制度,不能有国有和非国有之分,所以激励措施应该不会有什么差异。
关于自主创业,会计信息应该在吸引进一步投资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这里的会计信息未必要依赖于会计制度,因为自主创业者可以提供额外补充的信息,而会计制度更多地是对面向公众的会计信息披露做出规范。
5,坛友Bernard9303:徐老师您好,您认为企业内部控制有哪些热点值得深入研究?
A:内部控制最近比较火,但我对此并无深入研究。照我想来,大约三个方向:(1)内部控制强度的决定因素(2)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如对企业投融资行为、股票价值的影响(3)内部控制与其它公司治理手段(如审计师声誉、独立董事等)之间的关系:替代还是互补?
6,坛友atang508:
看看徐老师研究成果很丰富,涉及IPO、政治资本、投资银行、盈余管理、政治寻租等许多方面,想请教徐老师,证券市场会计研究目前热点研究方向有哪些,国外会计研究与国内会计研究比较起来,有什么异同?
A:会计研究的不同领域有不同的热点,很难笼统的概括。至于国内外的比较,我不太清楚你所说的国内研究是什么level的研究。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要求国际期刊发表,就此而言国内和国外的研究已经完全在同一个期刊平台上竞争,没有什么区别。如果非要说区别,就是国内的研究立足中国的制度背景,因此经常会被国外的reviewer问到Why China,即为什么要用中国背景,这有哪些优势去更好地验证理论。
7,坛友hanzichao2002:
徐老师:您好!我想请问下证券监管当局的强制分红政策是否对改善市场的投机气氛和“重融资,不重回报”的现状有实质性的作用?或者说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对冲政策的影响?经过对冲是不是会让政策效用流于表面和形式?
A:分红只是利润中兑换了现金的部分,未必对投资者有利。只有当投资者利用分红再投资的回报超过企业的利润率时,分红才对投资者有利。否则,将利润放在企业中期待价值的增长对投资者是有利的,所以改善“重融资、不重回报”的解决方式不是强制分红。我认为改善的关键有两个:一是加强企业的信息披露,二是加强分析师的竞争性和有效性,这两点都是帮助投资者了解企业真实情况,从而对新股合理定价。如果定价合理,那么差的公司就根本融不到钱,或者只能融到很少的钱。
8,坛友xtdxnlm:
创业投资所投创业企业上市进入创业板除了高技术、高成长等条件外,就是好的商业模式,这样的商业模式实际上是不大容易界定的,请问作为证监会的评审,怎样快速鉴定该企业属于商业模式的创新而被批准上市的?
A:商业模式的解读和评估往往是投行和风投的工作。
9,坛友石头加油:
徐老师:您好!
有一问题向您请教: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企业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危机,可以说,确保企业财务报表的可靠性,有效控制企业内部各类风险,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的首要任务之一。而内控指引的出台也为企业实行内控提供了具体指导,不少企业轰轰烈烈地进行内控建设。尽管内控建设如火如荼,但很多企业依然对什么是有效的内控体系,那又该如何建立、评估和改进企业内控呢?
A:内部控制并不是对所有企业都重要,要看企业所处的阶段而定。比如对很多成长中的企业,最重要的不是内部控制,而是市场战略。至于"如何建立、评估和改进企业内控",这个题目比较大,找参考书来看。
10,坛友zjc0glx:
徐老师您好,请问1.在审计中如何能深入企业或事务所内部进行研究??总觉得现在国内大部分只能在外表研究??2.在处理上市公司数据时有好的经验建议吗?如提高准确率、缺失值处理等
A:"国内大部分只能在外表研究”,你这个感觉可能来源于实证研究,大样本的统计方法决定了它只能利用有限的公开数据,它的缺陷就是不能进行“解剖麻雀式”的深入研究,但优点是它反应了较大范围的普遍规律。如果你能够有机会进行深入的企业研究当然好,但“深入”也决定了你的样本不可能多,很可能就是个案。这是一个必须权衡的问题。
数据的处理,例如如何对待极端值、缺失值往往已经有明确的学术规范,了解这些比较好的方法是仔细阅读权威的期刊论文(特别是国际学术期刊),看看他们是如何处理的,你可以follow.
11,坛友phill:
A股IPO存在多大的泡沫?用参考市盈率来指导是否有意义?如何从市场的制度设计上来解决这一问题?
A:参考市盈率来强行规定价格应该不是长久解决之道。这种手段比房地产限购还要简单粗暴。长期来说,还是一方面通过提高信息披露、加强分析师作用等提高市场理性程度和定价效率,另一方面,就是开放更多的市场给投资者,A股泡沫的成因之一,在我看来,就是投资者投资渠道太单一。另外,从长期来说,在加强信息披露的同时增加证券供给也有助于抑制需求过度造成的泡沫。
12,坛友树杪百重泉:
感谢徐老师接受大家的请教!
请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审计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会有什么样影响?
A:我对内部控制研究不多。但至少它向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但应该看到,中国内部控制指引的出台,多少有模仿美国SOX法案中对内部控制披露的要求,所以在现实中对中国投资者有多大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13,坛友留个脚印:
我也是一位老师,教经济学的,我在教学生时会说,经济学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而是去解释一些问题。可你是如何引导学生,当他成为一个会计从业者时,如何在职业道德、行业操守与利益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因为我做会计的朋友,据我所知道的,在他的从业经历中都不同程度的做过假账。
A:和您商榷:在我看来,这个问题要从个人和群体两个层面来看。从群体来看,现在整个社会都面临价值观颠覆、急功近利的问题,会计从业人员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和其它行业的人有相同的功利诉求,仅在道德上要求这一部分人超脱社会环境是不现实的,也是没什么用的,这是整个社会价值取向的问题。从个人层面来讲,每个人有自己道德底线和价值观,是“同流合污”还是“独善其身”,这是个人的价值选择。所以我不认为职业道德完全能靠大学老师教出来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