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06-9-27 23:10:00
不管在经济学还是数学等等各个领域都常有“习惯”这一做法。以第一个提出观点的科学家的“习惯”做为之后该学科中某些不影响理论的硬性规定,这算是对提出者的尊重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7 16:41:00

各个轴的单位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7 22:01:00

在Marshall看来,“需求曲线”反映了消费者在既定消费量上的“边际需求价格”(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表示“对此物的边际需求价格是递减的”)——由此可以进一步计算“Marshallian Surplus”。

这样,这个“边际需求价格”(对于边际上增加的消费量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被看作“消费量”的函数。

现代经济学里,上面的“需求曲线”其实是“反需求曲线”的一个版本。更一般的说法是“需求函数”,它一般有Marshallian Demand(既定价格与收入,效用最大化)与Hicksian Demand(既定价格与效用,支出最小化)两种。这两种需求函数都是多元函数。

在坐标图上,人们一般沿用了P纵Q横的画法,这算一种路径依赖吧。

还有一种理解(其实是猜测)。Marshall的用意是,单看需求量与供给量,它们都是价格的函数,即价格是外生的——只有价格接受者才有供求曲线——这是局部均衡分析;但(一般均衡)价格在一般均衡分析里是内生的,被“决定”的。“P纵Q横”含混地表达了“供求决定均衡价格”这个含混的意思。最含混的,当属“决定”一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8 12:19:00
It's none sense to talk about this topic. In the history, Mathematics had not yet found a uinform in drewing  a curve  of  F(x)=y when Marshal wrote his book .  You know,  a  plate  figure  just  could be used  when there are one or two variables in a function. The curves of Supply and Demain is the most simply way to explain the conception of equilibriu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8 15:19:00
这个问题问的号,期待那个达人能给于解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9 10:14:00

原来我在网上搜索过这个问题,回答是这样的:

马歇尔用横坐标表示商品数量,纵坐标表示商品价格这种图形来分析商品的需求曲线。在马歇尔的时代,分析需求曲线的基础是基数效用论。在基数效用论中,商品需求曲线实质上是商品的边际效用曲线,商品的边际效用曲线的自变量是商品数量。所以,马歇尔在描绘需求曲线的时候自然要用商品数量做自变量,并将其放于横轴。这种做法和数学中的方法完全是一致的,自变量在横轴表示。在希克斯的《价值与资本》发表以后,序数效用论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个时候不需要商品数量做自变量了。只不过在帕累托、希克斯等人的作品中并没有改变坐标轴的表示方法。对于坐标轴的选择,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说得很明白。同时,看过杰文斯的作品可以更好的追溯这个问题。

这种不一致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至于价格变动效应分析,是否可以将主要在x轴上讨论的事情放在y轴上呢?是否应当统一起来呢?这就像我们的开车习惯问题,外国人开车时习惯可能是靠左行驶的,但他来到中国必须符合我们的习惯。而经济学在科学大环境中所搞的这个特殊可能就是以上的原因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9 10:26:00

36楼引用的正是29楼的。

这种画法也许如键盘一样,都算路径依赖吧。

不过,只用二维几何图形表示更一般的关系,可能也力不从心。掌握相关的代数形式也许更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9 19:01:32
6# fengyan
说的很清楚很好啊,其实就是一种习惯,高低的放纵轴,多少的放横轴,而且便于研究不同价格水平下商品的需求量,自此也形成了经济学的习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6 19:15:52
不要再纠结于这个问题了。等你学完经济学后,你会发现,所有表示价格的变量都放在了纵轴,而表示数量的变量都放在了横轴。这保证了分析工具的一致性。而且等你学完经济学后就会发现这样做对于图形的推导是非常有用的。
经济学分析问题的手段用到了数学,但是经济学还不是数学。别生搬硬套数学了。习惯了就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7 17:40:56
是因为最马歇尔是一个数学家  为了区别他推倒数学试子和经济学的不同   他就把经济学的横纵坐标互换了以使和数学的区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8 18:40:03
我觉得就供求曲线来说是不是因为需求根本上还是取决于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欲望,进而通过边际效用决定了对商品的需求量,然后消费者才会决定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因而表现在坐标上是数量决定价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8 18:42:45
纠结中,这种解释和课本上某些地方有冲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19 06:54:31
的確是很煩人的,概念都搞糊塗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1 14:38:51
同时天涯纠结者呀~~~~~~~上次问了一下我们老师,老师说用纵轴表示价格的上下波动更加形象些。。。好像也有点道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1 21:34:25
其实,这样理解挺好的啊!马歇尔是个数学家,他从数学的角度理解,觉得合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17:32:24
你说的我明白了,很有收获,真的。 10# fengya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2 21:51:36
嗯,这个问题大一上微观的时候老师特意提到了,当时给的解释也是“因为马歇尔在创立这种方法时就是这样设定的,又渐渐被广泛接受,后人就只能遵循了”。
但是在我目前接触的理论中,凡是涉及到横纵轴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的情况,自变量都是横轴的那个变量。举个例子说:生产厂商的产量决定,横轴为产量,纵轴为价格,厂商在决策时决定的是产量,即,确定自变量。这和数学中先确定X,再确定Y是相吻合的。
个人观点,也许片面,仅供参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3 09:45:04
这个问题没什么意义,不同就不同吗,你知道横轴和竖轴分别代表什么不就得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7 21:41:07
我记得老师讲课时说是习惯原因,后来也没有去考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7 21:43:28
21# yixing1982 哈哈,有意思,我的老师讲课时没有这么幽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4-4 19:09:44
其实怎么看都一样,只要习惯!要怪就怪马歇尔吧。刚开始我也觉得别扭,后来习惯就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29 22:51:15
个人认为把价格和利率做纵坐标是因为他们分别是中心变量,其他各个变量通过价格和利率的传导影响其他变量,在换坐标系的时候只需要换横坐标不需要换纵坐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30 21:08:50
bles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 16:24: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2 23:46:27
蓝田日暖29 发表于 2004-10-19 23:08
经过你的解释第一点清楚了,但我觉得和说言主题没关系。关于第二点,我认为习惯、文化等概念与效用概念一样 ...
这就和国际政界中各国的话语权大小差不多吧。。。说明我们的经济学还是发展的不够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5 21:14:45
嗨 不要这么悲观 其实都是差不多的对应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6 01:35:36
对于这点我有点个人想法,还望指正。
经济学主要就是价格与量之间的关系,这之间函数关系中价格一般都是自变量而量因变量,对于单调的曲线还好说,如果是边际成本这类曲线,一个价格肯能对应两个量,所以轴需要调整,方便数学分析!
我们在分析经济学效用累积,如消费者剩余等,他们是价格在量上的积分,这符合纵轴对横轴的积分的几何规律……
可能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就是接受这样的教育所以就习惯了,也可能是为了方便将经济学与几何代数分析结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6 07:42:45
为了后面比较方便,比如在成本——收益比较中,变量Q放在横轴,纵轴是要比较的变量。好像没有什么可糊涂的吧,数学上就是这样的。要说与数学不同,只能是开始讲“需求”概念时,经济学当然强调的是需求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17 04:52:53
http://college.holycross.edu/eej/Volume8/V8N1P31_45.pdf

这篇文章关于这个问题讲得很细

conclusion里写道

...motivated by his desire to use price as a money measurement for benefits and costs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theory of surplus serviceable for welfare economic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28 23:13:16
学习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