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1984 4
2012-10-19
悬赏 10 个论坛币 已解决
今天读<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ractice>一书,在standard trading model一章里面讲到determing relative price(图1).书中假设本国与外国有相同的preference 和 relative demand curve(红线句).据此得到relative price。后面附带的图表(图2)分别画出了本国、外国的production point 和 consumption point. 对这两个图表我有两处不明白。 图1 图2
1. 按我的理解两国的budget constraint应该是同一条线,那是否意味两国的财富总量是一样的呢?
2.这个问题更矛盾。书中前面假设两国preference一样,但是按图中consumption point来看,应该两国的indifference curve是不同的。这还能算preference相同么?还是我的理解有误?
求明白人讲解!!这个问题困扰我一下午了~~~

最佳答案

zuihoudeyezi 查看完整内容

不是“本国消费点D=外国生产点Q*,本国生产点Q=外国消费点D*。”而是一国的出口等于另一国的进口,如DF-QF=QF*-DF*.前提假设是两国偏好相同,那么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就应该相同的,第一个国家无差异曲线与价格线的交点为D,第二个D*.即分别为两国在开放条件下的消费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0-19 12:03:51
cece1992 发表于 2012-10-20 00:34
谢谢你的解答,但是我还是有些迷惑,你看第二张图里画红圈的那两个图,本国消费点D=外国生产点Q*,本国生 ...
不是“本国消费点D=外国生产点Q*,本国生产点Q=外国消费点D*。”而是一国的出口等于另一国的进口,如DF-QF=QF*-DF*.前提假设是两国偏好相同,那么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就应该相同的,第一个国家无差异曲线与价格线的交点为D,第二个D*.即分别为两国在开放条件下的消费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9 12:25:28
图中并没有画出无差异曲线。相对价格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交的点是生产点,而不是各国最后的消费点。假定两国偏好相同,得出两国的消费点。分别把生产点和消费点作比较,就可以看出分别的出口和进口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19 12:32:24
另外在封闭条件下,一国自给自足。自己生产,自己消费,所以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相对价格线的交点,是封闭条件下的生产点,同时也是消费点。可以参见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生产和交换的一般均衡,此交点处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MRS=MR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20 00:34:53
zuihoudeyezi 发表于 2012-10-19 12:32
另外在封闭条件下,一国自给自足。自己生产,自己消费,所以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相对价格线的交点,是封闭条件 ...
谢谢你的解答,但是我还是有些迷惑,你看第二张图里画红圈的那两个图,本国消费点D=外国生产点Q*,本国生产点Q=外国消费点D*。这种相等关系是必然的么?还有,既然Q不等于Q*,那D就不应该等于D*,据我所知,D和D*应该是分别根据两国的budget constraint 和 indifference curve 确定,既然budget constraint 是同一条线,图中虽然没有画indifference curve,但是是不是应该推出indifference curve不同呢?多谢多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