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国民经济管理
2540 1
2012-10-19
        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阶段将有可能出现劳动力成本上升,相对生产能力过剩逐步减少的局面。由过去的产能过剩经济走向均衡经济,在局部将有可能出现一定的短缺。
       17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开放新阶段高峰论坛”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发布报告称,贸易顺差的迅速缩减和居民消费率的复苏,表明中国经济结构已经开始改善。
  这份由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撰写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其动力研究》分析认为,当前外贸顺差占GDP的比重迅速下降,从金融危机前最高点8.8%降到2011年的2.7%,而2012年中国经济的外贸顺差还将继续下降。与此相关,中国经济的经常账户顺差也在下降,从金融危机前最高的9.4%降到2011年的1.4%水平。
    华经纵横可行性研究报告称,外贸顺差下降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出口增速的下降,更多的是进口的加速。这表明中国内需的上涨事实上是外部结构改善的主要原因,内因是外部失衡缓解的主要因素。
  报告还特别提醒,中国经济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外的依赖度将不断降低,而消费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此外,报告指出,统计数据还显示中国经济居民消费量从2007年开始已经开始改善。2007年作为一个转折点,居民消费率低到35%的水平,而到2011年,居民消费率已经上升到38.5%的水平,而中国经济结构改善的主要动力是基础性的市场机制而非短期政策调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0-19 13:25:51
原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