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0966 5
2012-10-20


   10月17日,广东佛山市财政局局长在经济分析会上的讲话,揭秘35年来中国的通胀率高达30倍,今日的30元钱只等于1978年的1元钱。

《南方都市报》10月17日报道称,在16日佛山市召开的前三季度经济分析会上,佛山市财政局局长黄福洪表示财政工作就要“敢于举债”,并举例说,以1978年作为基数,中国财富增长了300倍,但中国货币投放已增长9000倍,也即是说当年的1块钱等于现在的30块钱。

这就无意中泄露一个秘密:35年来通胀率至少高达30倍!这是国家统计局无论如何也不会公布的数字,因为这一数据说明老百姓的财富增长只有通胀速度的三十分之一,所谓三十多年的成就,老百姓的生活压力不是减轻了,而是在以30倍的速度在增长。

同样的整告来自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她坦承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GDP的高增长都是以超量的货币供给来推动的,这意味着,没有货币超发,中国经济数据不可能如此光鲜亮丽。中国对货币超发带来的繁荣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每次应对经济减速,央行祭出的法宝都是货币刺激,1992-1993年、1998-1999年、2002-2003年用的全是这一招式,2009-2010年甚至时至今日用的还是这一招,20年来货币总量膨胀了60倍!

60倍是个什么概念?中国的货币投放量无论是与过去相比还是与世界各国相比,都是惊人的!中国的货币总量已接近GDP的2倍,而负债累累的美国,货币总量也只占GDP的70%。1990年中国货币总量只有1.5万亿,到2012年10月己接近100万亿。也就是说,从1990年到现在,中国的M2增长了60倍,同期美国只增长1.99倍。

60倍是个什么概念?比如那时的月收入是100元,相当于现在的6000元!因而现在月收入6000元,不过是22年前的100元!所谓通胀,其实涨的不是工资,不是房价,也不是什么菜价肉价,而涨的不过是货币量。不是东西少了贵了,而是通货膨胀钱多了钱也不值钱了。

中国GDP总量在2011年突破47万亿人民币,仅次于美国,人均GDP也突破了5000美元,位居世界第87位,中国财政收入更是一举突破10万亿人民币大关,中国外汇储备高达3.4万亿美元,中国人在世界各地掀起购物高潮,令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然而这种繁荣和发展隐藏了太多的危机,中国也是用撒钱来解决问题,只要经济一下滑,就开动机器大印钞票,就开始降息,就开始宽松,财政与货币的宽松所产生的后遗症是巨大的,2009的4万亿带给中国的除了那些光鲜的数字,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以及令人不可思议的房地产泡沫,这些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让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大大下降,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和隐忧!

空头大师查诺斯警告,中国用投资支撑的经济无疑将面临崩溃,查诺斯并不理会中国的GDP增长。他认为:“经济活动不等于创造财富。你如果盖一座桥,然后这座桥每隔5年就要塌一次或拆一次,于是你每过五年就要盖同一座桥,这能转化成为很多很多GDP增长数字,但显然不会增加国民的福祉。”

靠货币注水的GDP对中国经济乃至中国老百姓的危害,现在仅仅体现在通货膨胀和物价房价上涨等方面,而对资源的掠夺、对环境的破坏、对贪腐的纵容、对公平的践踏、对弱者的蔑视、对野蛮的赞美,牺牲的不仅是我们这一代人,还有我们子孙后代的福祉。频频曝光的大案要案也告诉我们,权贵们转移到境外的资金已经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力,无论大官小官大富小富都在纷纷向境外转移资金转移财产,他们在拚命掏空中国的同时,却是苦待自已的人民。

2011年中国9.3%的GDP增幅中,至少有5个百分点来自于政府投资,这意味着未来政府只有继续依靠货币增发,才能保证政府投资的巨大需求,2009年初政府匆忙推出4的万亿投资盛宴,整个银行体系向各类基础设施项目和政府融资平台提供了20多万亿的信贷支持和融资担保。资金泛滥保证了GDP的增长,但随之出现的物价快速上升、通货膨胀,让没有灰色收入黑色收入的大多数老百姓苦不堪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0-20 23:45:21
在目前的国际金融体系之下,我国暂时还不能通过其他更为有效地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货币超发其实不得不照发,原因是现在我们的经济内外是失衡的,而失衡的原因在于,我们的经济环境是在开放的条件下的,只要我们赚的美元越多,我们超发的货币就得越多,不然将无法化解美元的超大的发行量,因为目前而言,我们对内货币是贬值的,对外是升值的,这显然是扭曲的一种结果,而这样的扭曲显然不是我们自己愿意的(如果按照我们的意愿的话,应该是对内升值,对外贬值的,但为什么不是这样呢?因为对外贬值这条路已经被美国堵住了,所以门办法就只能采用超发的方式来化解美元的超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21 01:12:04
楼主:你好
你在本文中的这一段文字描述:中国对货币超发带来的繁荣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每次应对经济减速,央行祭出的法宝都是货币刺激,1992-1993年、1998-1999年、2002-2003年用的全是这一招式,2009-2010年甚至时至今日用的还是这一招,20年来货币总量膨胀了60倍!
60倍是个什么概念?中国的货币投放量无论是与过去相比还是与世界各国相比,都是惊人的!中国的货币总量已接近GDP的2倍,而负债累累的美国,货币总量也只占GDP的70%。”个人干酒,你的叙述上有些问题值得探讨的!
首先,你这在理采用了线性发展的方式来描述美元的M2的发放量,其实应该有些地方你可能漏算了!比如,不要忘了美元是全球的储备货币,他发的货币是要被其他几乎所有的国家作为外汇储备,这会极大的从外部来吸收美元的发行量的!
第二,由于有欧洲美元市场的存在,同时作为一种世界上的最大的交易货币平台,他必须保有非常大的数量单位,但是这些美元几乎全部是在美国的境外流通的,使得在计量这部分的货币的时候极其困难!说白了就是擦不到!
第三,美元之所以可以保持所谓的低发行量,还得益于其庞大的衍生品市场,要知道在这个市场上,动辄30-50倍的杠杆的衍生产品多得很!比如在2000年希腊与高盛公司为了让希腊能够顺利加入欧盟及欧元区,而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中的杠杆就采用的50倍的杠杆倍数!所以才有了本来只有十来亿元的债务在杠杆后就一下子变成了近300元的ZF主权债务!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一直不插手希腊主权债务的原因吧!
还有一些其他的就不写了,一会也写不完的!以后慢慢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21 01:20:15
还有哦,美国其实一直试图通过大量的发行货币来抵消、稀释其主权债务,并且通过其发达的全球贸易体系、世界金融霸主的地位,把这些货币通过各种金融渠道发放到世界范围去,这样他的主权债务就变成了世界人民的债务,他就可以继续偷偷的发债了!所以说这次美国次大危机美国是最大的受益者,中国则成了最大的受伤者!(我们的“米德冲突”还没有办法解决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23 19:44:03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11-10 20:28:59
人民币8年千元缩水至576元 为何内贬外升?
2013-11-05 09:50:00 来源: 扬子晚报(南京) 

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教授兰纪平昨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署名文章,谈人民币购买力和汇率的关系。以下是文章内容(编辑做了整理)。由于国内的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投资,依靠大量增加的信贷投放,致使我国的货币投放量无论同我们自己过去比,还是与世界各国相比,都有着较大数量的超发。到今年第一季度为止,广义货币(M2)已经超过100万亿元,2002年年初为16万亿元,10多年中增长超过5倍。我国的货币总量与GDP之比已超过200%,我国的经济总量为世界第二,大约为美国的1/3,而货币投放量比经济总量第一的美国高出1.5倍,位居世界第一。在生活中,人们感觉到在国内,人民币越来越不值钱;而在国外,人民币越来越值钱。其实,前者是讲人民币在国内的购买力,后者则关涉汇率。

A 百姓谈感受:

2013年10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 相当2005年576元

人民币在国内越来越不值钱,在国外却越来越值钱

常常听到不少人抱怨:“不是说人民币升值了吗?那么钱应该更‘值钱’了吧?但我为啥感觉钱越来越不值钱呢?”这里我们先举一个例子,来解开大家的困惑。

李大妈在市场上买大米时,发现此时大米已经是3.30元/斤了,她记得这种大米在2005年为1.90元/斤,因此,可算出该大米的物价指数为1.74,8年期间年平均上涨9.2%。就购买大米的能力而言,与2005年的1000元相比,2013年的1000元已缩水至576元,即人民币对内贬值了。

但当李大妈去中国银行购买外汇时,她又看到当前汇率已是6.17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她用1000元可购入162.07美元。她记得8年前8.28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当时1000元人民币只能购得120.77美元。8年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34%。今天,她手中的人民币可换更多的美元,就交换美元而言,汇率上升使人民币越来越值钱了。这就是物价上升带来的人民币对内贬值和汇率上升带来的人民币对外升值。

这个例子说明货币购买力和汇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货币购买力指单位货币在某一价格水平下能购买商品及支付服务费用的能力。汇率则指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在生活中,人们感觉到,在国内,人民币越来越不值钱;而在国外,人民币越来越值钱。其实,前者是讲人民币在国内的购买力,后者则关涉汇率。

B 为何内贬外升:

国内经济多靠投资致货币超发 今年一季度达100万亿元

房价上涨即超发影响之一,人民币升值更多是美元贬值带动,非主动性升值

多年来,由于国内的经济增长更多地依靠投资,依靠大量增加的信贷投放,致使我国的货币投放量无论同我们自己过去比,还是与世界各国相比,都有着较大数量的超发。到今年第一季度为止,广义货币(M2)已经超过100万亿元,2002年年初为16万亿元,10多年中增长超过5倍。我国的货币总量与GDP之比已超过200%,我国的经济总量为世界第二,大约为美国的1/3,而货币投放量比经济总量第一的美国高出1.5倍,位居世界第一。

一般说来,货币数量与物价总水平有着水涨船高般的对应关系。但在实际当中,货币超发后,往往不是表现为市场上所有物品都同时、同比例地涨价,而是表现为有的商品涨价堪称凶猛,有些会涨得相对平稳,有些则会呈价格下降的趋势。这又是由具体商品的需求、供给状况及购买者预期等多因素决定的。国内大城市中的商品房价上涨就是最为突出的堪称凶猛者。

众所周知,目前的人民币升值更多还是由于美元贬值带动的,而并非人民币的主动性升值。由于中国经济结构自身存在问题,加之农业产业链比较薄弱,使得国内商品价格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同步上涨。这成为造成人民币汇率出现升值,而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却感觉到贬值、钱越来越不值钱的重要原因。

这种状况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譬如,有利于国内企业降低进口成本,在进口国内所需的原材料、能源、高科技产品、各种消费品,以及偿还外债方面将获益,还有利于国人去境外旅游、留学、投资,但会提高国内企业的出口成本,特别是那些完全依靠低价产品、廉价劳动力,利润较薄的企业。

C 概念莫混淆:

持有美元有否受损与美元是否会变废纸不能简单看

要把美元在其国内的购买力和美元汇率分开来看,还要看美元指数

在人民币升值,即美元不断对人民币贬值的形势下,如果李大妈在8年前存下一笔美元,到今天再想换成人民币时,数量当然会大为减少。因此,国内不断有流行说法认为:美元的贬值致使人们持有的美元,特别是巨额国家外汇储备及ZF购买的美债损失严重,3万多亿美元的外储及美债,迄今已损失1/3以上,超过1万亿美元,如此这般,余下的美元也将成为废纸,此为外储被国际阴谋所害。

这类说法之误在于把货币的对内贬值和对外升值混为一谈了。要明确的是,反映国内购买力下降的对内贬值,这是货币的自我比较;而人民币对外升值,美元对人民币贬值作为汇率概念,是不同货币间相互比较。

在现代社会,除了收藏家外,人们追求货币的基本目的,是为了买东西,包括兑换其他货币的便利,即需要人民币是为了买中国商品,需要美元是为了买美国商品及国际上可用美元支付的商品,而不是为了保证购买人民币或其他货币的价值。因为在当今自由汇制下,任何货币都不具备这一能力。

因此,观察持有美元有否受损及美元是否会变成废纸,也要把美元在其国内的购买力和美元汇率分开来看,而非只看单独的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数值。即前者要看美国的物价水平,后者则看美元指数。

近10多年来,美国的通胀并不高,年均2.5%左右。如果以购买波音747飞机来看,其价格从2008年的3亿美元/架,提高到2010年的3.17亿美元/架,年增长率为2.87%。这表明,中国人所持有的美元,相对世界其他货币,美元的国内购买力虽然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仍属最低的之一。

至于在美债上的年收益率只要高于2.5%,或高于美国的物价指数,那么其购买力相对于一揽子消费物品或波音747而言就没有受到损失。

看美元对外升值或贬值的情况并不能只看与人民币的关系,更多地要看美元指数。该指数衡量美元对欧元、日元、英镑、加元等可自由兑换货币汇率变化的程度。美元指数上升,表明美元对其他货币的比价上升,美元对外升值,美元有所走强,这意味着,国际市场上以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下降,将有利于美国的进口,但不利于出口。此时对持有美元的其他国家和个人,也意味着,在国际市场的购买力增强。反之则是,国际购买力降低,有利出口,不利进口。

近些年来,美元指数一直在70~90点波动徘徊。2012年最低78.77,最高80.20;今年1月79.21,7月一直在80多点。

对持有美元的其他国家和个人而言,他们在国际市场上买美元计价商品的购买力是在一个范围内有所波动,不如在美国国内“值钱”,但肯定没有成为废纸,所以,阴谋说也是无根据的。

因此,持有美元者,不论个人还是ZF,去买回对自己有效用的、以美元计价的商品和服务(包括投资),尤其是美国市场的一揽子商品(相对国际市场,美元的国内购买力更稳定),就实现了价值,就没有“受坑害”。而持有美元长期不用或为了单纯保持在国际市场买某些商品的能力,及日后买人民币或欧元的能力,则是不明智的。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昨六连跌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482,较前一交易日继续下跌30个基点。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3年11月4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1482元,1欧元对人民币8.2985元,100日元对人民币6.2188元,1港元对人民币0.79307元,1英镑对人民币9.7962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5.8197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9038元,人民币1元对0.51820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5.3019俄罗斯卢布。前一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452。中国最新公布的10月PMI指数继续回升,显示经济向好。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上,美元近期持续强势反弹。本周首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第六天下跌。

据新华社电

(cfp供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