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大科技奖励是我国科学技术成就的最高展示、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反映了中国科研成果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效,以及科技成果对于国家民族的重大价值。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作为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2000年设立,该奖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自2000年设立至2011年,全国共有18位科学家获此殊荣,其中,有4人来自高校,他们是北京大学的王选、徐光宪和复旦大学的谷超豪和上海交通大学的王振义教授等。
为扭转目前我国科教界急功近利的思想,引导大学重视科研对国家、经济与社会的贡献。为此特选取了1978年以来我国大学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二等奖以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一等奖以上的奖励、中国专利奖金奖和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等对我国科技发展贡献巨大的“国家级重大科技奖励”,并将各类奖励成果用模糊数学法归一处理,依此发布中国校友会网“2012中国大学重大科技奖励排行榜”,是衡量我国大学科技贡献能力的重要尺度,是反映大学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的重要标志。
报告显示,1978年至今,清华大学获得国家级重大科学奖励成果最多,有95项,雄居中国校友会网2012中国大学重大科技奖励排行榜榜首;北京大学获52项奖励,位居第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清华和北大是对中国科技发展和进步的贡献最大,国内其他高校几十年内无法与之相比。复旦大学有26项成果获奖,位列第三;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各有24项,并列第四;上海交通大学有23项,居第六;中南大学有22项,名列第七;西安交通大学有20项,位居第八;吉林大学有18项,居第九;华中科技大学获16项,列第十。
位居中国校友会网2012中国大学重大科技奖励排行榜前二十的其他大学依次是大连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山大学等院校,获国家级重大科技奖励成果数量均在8项以上。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分析指出,从各高校获奖数和985工程国家投入情况来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等名副其实,国家与公众给予的资源与投入等与他们对国家的科技贡献基本成正比,而对比投入与产出情况,中南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的对国家的科技贡献表现令人惊喜,应该加大对这些优秀高校的资助力度和支持力度。
中国校友会网2012中国大学重大科技奖励排行榜
名次 | 学校名称 | 所在地区 | 重大科技奖励数 |
1 | 清华大学 | 北京 | 95 |
2 | 北京大学 | 北京 | 52 |
3 | 复旦大学 | 上海 | 26 |
4 | 南京大学 | 江苏 | 24 |
浙江大学 | 浙江 | 24 |
6 |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 | 23 |
7 | 中南大学 | 湖南 | 22 |
8 | 西安交通大学 | 陕西 | 20 |
9 | 吉林大学 | 吉林 | 18 |
10 | 华中科技大学 | 湖北 | 16 |
11 | 大连理工大学 | 辽宁 | 14 |
南开大学 | 天津 | 14 |
四川大学 | 四川 | 14 |
14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黑龙江 | 12 |
中国农业大学 | 北京 | 12 |
1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 | 11 |
山东大学 | 山东 | 11 |
中国科技大学 | 安徽 | 11 |
19 | 天津大学 | 天津 | 10 |
20 |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 | 8 |
东北大学 | 辽宁 | 8 |
同济大学 | 上海 | 8 |
中国地质大学 | 湖北 | 8 |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 | 8 |
中山大学 | 广东 | 8 |
26 | 北京化工大学 | 北京 | 7 |
湖南大学 | 湖南 | 7 |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 | 7 |
太原理工大学 | 山西 | 7 |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 | 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