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188 4
2007-07-23

房子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国人。农民住在村里批的宅基地上,虽然生活简单无聊,但也怡然自乐。手头有些积蓄,就自己花钱建房,自己请匠人、自己装修、自己添置家具,父辈们一辈子积蓄通常只是为了给孩子盖一栋小洋楼给后辈娶妻生子。城里人看似生活品味不低,却不得不为几十平方米的住房奔波忙碌,通常还得背负沉重的债务负担,为了付首付父母给的、亲戚好友借的这还不算数。

房价上涨专指城市,尤其是大中型城市、首府城市、经济发达的城市,广大的农村似乎不存在这个问题。房价上涨似乎也是一个区域性的、局部性的问题,因为并非所有的地方房价都在涨。国家也很关注这个问题,一定要想办法让广大城镇居民都拥有自己的住房,安居方能乐业,但无论国家怎样调控,局部地区的房价似乎总是降不下来,而且还有迅猛上涨之势。

房价差别的根源在哪里?对房屋的需求。不同地段价格上的差别在于因房屋需求差异带来的价差。新街口房价贵于江宁,是因为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大多数人会选择新街口而不是江宁,因为前者生活方便、学习方便、购物方便、娱乐休闲方便,交通发达,人气众多,符合大多数人的需求,后者则完全不同。而房价需求的差别则是经济原因造成的,房价上涨根本上说是区域性的、局部性的上涨,有的地方根本是不会上涨的,难以想象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地价会上涨,因为它几乎没有什么经济价值。人们不希望在哪里生活,人们向往到城市里、经济发达的地方去生活,因为哪里生活便利、赚钱机会多尽管生活成本高,因为哪里人们能够接受到最新的咨询,能够引领时尚,能够感受到世界的精彩和物质的丰富。所以人人向往到这种地方来,就造成了发达地区房价的疯狂上涨。地价差异的根源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要从根本上解决住房问题,必须解决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防止资源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既有表面原因,也有深层次原因,有直接原因,也有简接原因。

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办法:一、在无法改变经济差异的情况下,强制性地阴止人口的流动,防止局部省市涌挤的人口过多,如北京、上海、深圳的人口限制政策。这一政策似乎效果并不明显,并且有违市场经济人才、劳动力自由流动精神,而且短期的行政限制无法避免人口流动中的寻租行为。二、逐步地缩小地区经济差异,平衡各个地区经济,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经济。这是一条根本之道,也是解决局部城市房价高企不下的最有效的办,可是这一问题的解决绝非一日之功。

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似乎注定要用我们这一代人做房奴的代价慢慢解决。虽则如此,一些现实的办法仍然可以在现实中稍稍缓和一下房价高涨的趋势。要寻求缓和之道,必须找到房价上涨的直接原因。

一是地价的上涨.城市人国家对耕地实施严格的保护制度,防止房地产开发对耕地的侵占,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这无可厚非.但客观上却造造成土地供应紧张。土地的相对稀缺性,又是拍卖定价,势必水涨船高,房价被抬升。 地价与房价上涨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房价上涨带动地价上涨,地价上涨反过来推动房价上涨,两者互为因果,谁是罪魁,谁是祸首,我认为一个是狼,一个是狈。

二是建材成本上升,住房品质提升,建造成本抬升。钢材、水泥涨价,装饰材料涨价,毛坯房变成了简装修或者是变成了精装修,娱乐设施、车库、健身场所等配套设施的齐备,都是推动房价的成本因素。

三是开发商利润太高。

四是需求太大.从住房的目的看,需求消费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消费需求源于人们生活的需要,租房不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一样地饮食起居,一样地休闲娱乐,但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导致了住房消费的刚性,人们不得不为了结婚去买房,这是一种强大的购房需求力量。调查显示,我国居民住房自有率高达85%,租房者占比不到2成.投资需求目的是为了赚钱,不是居住,购房后通常用于出租或在价格上涨后转售.

需求太大又有几个原因:一个是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将持续到2020年,年轻人占比过高制造了巨大的住房需求。二、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将住房需求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小城市转向大城市,是住房需求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今年高校本专科招生人数达567万,较1997年增加了466.96万,较1990年增加506万。研究生招生规模也空前扩张,2006年招生人数达37万,较2004年增加3.4万人。三四年之后,这些毕业生通常留在城市,工作、找对象、结婚生子,从而产生住房需求。三、城市建设速度过快,房屋拆迁和城镇化,产生了大量的被动性需求。四、一些居民重复购置住房用于投机,增大了需求。五、上一代人的购买力转移给年轻人,造成需求的积聚释放。

五是开发商与中介联合起来炒作,屯地、捂盘,延缓住房供应,减少市场住房供应。

六是房价上涨的预期将未来的住房需求提前释放,增大了现实的消费需求,增加了投资需求,减少了现实的住房供给。

七、御用经济学家四处鼓吹房价上涨论,为百姓制造恐慌心理;开发商雇民工排队买房,形成需求旺盛、房屋紧缺的假象。

欢迎访问我的BLOG思想的翅膀: http://idealing.blog.sohu.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7-23 21:27:00
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23 21:29: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23 23:54:00
不得要害


隔靴搔痒


这些原因也不是中国独有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8-7 23:09:00
赞同四楼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