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5494 0
2012-10-28

前几年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受了一些传统文化教育运动---典型的是净空法师的佛陀教育电视台及其门徒的一些讲因果和弟子规等录像的影响,在学院分管科研时提出了一个对联:“放下权利名,追求真善美”、横批“科研去功利化”。后来发现,我的口号实在缺乏吸引力,不仅老师们照样以经费、报奖、职称晋升、岗位津贴等为自己科研的第一推动力,而且学生参加社会调研等科技活动也以拿奖(如“挑战杯”系列)、获得研究生推荐加分等实际功利为首要目的。就是我自己,这3年虽然笔耕不缀,形式上看起来跳出了“红尘”---以兴趣为学习的缘起、以真相为思考的依归,其实内心还是蛮渴望别人的肯定,虚荣心依然顽强地成长发展着。因此,我准备提出更为切合实际的口号:“追求权利名,实现真善美”、横批:“幸福生活”。这幅新对联的本质就是做人做事要实现利人利己的和谐统一,如此的人便有福了。

问题是利人和利己能和谐统一么?毫无疑问,大家心里一定会给出肯定的答案;小孩都知道,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么。那么,权利名能与真善美能统一起来么?肯定的、必须的,因为人们在追求权利名的过程中其行为可以产生真善其感受会升华出美丽。

美国超个人心理学家肯.威尔伯在《一味》一书(胡因梦翻译)中说:真就是客观真理,善就是我们大家都认可的主观真理,美就是我个人的主观真理。我很喜欢这个诠释。我认为,利就是眼前利益,权就是间接利益,名就是未来利益。追求真理与追求利益不是矛盾的,而是可以和谐统一的。因此,问题是如何实现真理与利益、利己与利他的和谐统一呢---也许这就是“和谐社会”的核心力量呢?下面我试图从个体、单位组织与国家政府三个层面来做一些探索性的哲学性思索。

一、个体和谐的办法

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年轻讲师,名叫泰勒·本-沙哈尔。他讲义《幸福的方法》在我国有了翻译版。他提出“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我们认为,他关于四种人生模式的分析(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和谐统一模式才是幸福的人生模式,如损害身体的拼命赚钱是不可取的、要劳逸结合)以及MPS人生定位分析(即:按照个人的meaningpleasurestrengths---意义、快乐、优势三者之间的交集进行人生设计,即:你要做自己感兴趣然后又擅长的对社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才能获得幸福),较好的回答了个人层面上如何处理利人利己之关系的问题。

不过,你的兴趣如何产生、你的特长又如何发展呢?我对此问题的参考答案是推荐大家看,一手缔造两家全球500强企业的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活法》一书。书中的观点精辟而警醒。例如:

“从努力工作中体味人生的真谛”

“劳动有战胜欲望、磨炼精神、创造人性的效果。其目的不只是简单地获得生存所需粮食。获取生存所需的粮食只不过是劳动的附属功能。”

“劳动,就是这样既创造经济价值,又锻炼人格。”

“生病是因为有一颗吸引生病的羸弱的心”

“在大学教授的关照下,我总算进入京都的电瓷制造工厂。其实这是一家任何时候倒闭都不足为奇的破烂不堪的公司,到期发不出工资是理所当然的事,甚至经营家族内部还在发生内讧。好不容易进去的公司竟然是这种状态!同期进入公司的几位同事每每相遇,都在抱怨,发泄不满,商量着什么时候辞职。不久,同事们一个个相继辞职,另寻他就,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留在公司孤军奋战。不料,改变了以前进退两难、犹豫不决的心态后,反而似乎豁然了,心情也愉快了。感叹怀才不遇,怨天尤人亦是枉然,于是心情有了180度大转变,决心使出干劲搞好工作,努力参与研究。从那以后,我把锅碗瓢盆都搬进了实验室,要求自己每天坚持研究。心境的变化的似乎有了回报,研究成果日见成效。好结果有目共睹,随之上司好评如潮,而自己则更加忘我工作,然后收获更好结果,由此进入了良性循环。”

上面通过沙哈尔和稻盛和夫的例子,我们看到,个人追求权利名的努力完全可以和真善美很好的结合起来并实现利人和利己的和谐统一。我也发现,好好工作其实是一种幸福,啥事也不上心混日子实际上无聊得很,精益求精肯定可以增长才干和智慧,因此,更有能力利人利己也更乐意利人利己,生活从此光明灿烂咦。

中国古人对此也有着清醒的认识,例如“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儒家更是主张“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和谐统一。士大夫对权利名的追求是必须通过“立言”“立德”“立功”来实现的,对不仁不义的做法深以为耻也嫉恶如仇。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种精粹必须发扬光大。

(其他两个层面的探索以后有心得和新思维后再写吧,今天就此打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