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809 5
2012-10-30

编者按:

按照邓小平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中国改革过于注重科技之类,但是忽视了相应的制度建设,其实,老夫认为,制度才是第一生产力。当年的俄罗斯科技甚是发达,但是制度缺陷导致最终崩溃,因此,今天到了必须重新认识思考马克思科技理论的时候了

=========================================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技术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1、近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潜在的、特殊的一部分。马克思反复明确地指出:“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科学技术》,第29页。)“科学的力量也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另一种生产力。”(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第190页。)它将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去,引起生产力诸要素的变化,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引起产业革命,推动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

       马克思是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看待由此而生的科技产业的呢?他说,“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马恩全集》十二卷第3页)
       2、“随着一旦已经发生的、表现为工艺革命的生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第111页。)这是因为生产力总是和生产关系相互联结。一定的生产力决定着相应的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一旦作为基础的生产力发生了质的变化,那么原先的生产关系也会或迟或早、或自觉或不自觉地发生变化,。恩格斯描述过欧洲较晚确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奥地利的情况。“只要手工劳动一直都占统治地位,奥地利就能平安无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519页。)然而,“工业中采用机器和蒸汽,使奥地利(也象所有别的地方一样)社会各阶级的一切旧有关系和生活条件发生了变革;它把农奴变成了自由民,把小土地占有者变成了工业工人;它摧毁了旧有的封建手工业行会,摧毁了许多这种行会的生存手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26页。)以后,随着第二次、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发生,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发生了重大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在一部分国家建立起来,都表现了科学技术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当然,科学技术、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化,不是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出复杂的情况,但总的趋势是被历史证明了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0-30 16:13:09
审核这么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31 11:54:07
马经把科技和创新都看做天上掉下来的阿芙洛狄忒,蔑视知识和知识创造的群体,崇尚分配和暴力+特权在分配中的作用,导致马经的反现代化思维。

这一思维模式的落后性,世界各国,谁用谁知道。

杯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0-31 12:05:09
  看标题吓一跳,要马克思承担责任,难度不小啊。估计马克思不承认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2 14:10:16
如果rb先生真的想搞清楚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究竟说了什么,那么请读读《资本论》原著吧。那种摘录式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科学技术》之类的学习资料只会使人误入歧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5 10:26:07
马克思不应该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怎么会误导中国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