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1252 1
2012-11-05
大盘为何破位下跌www.eastmoney.com2012年10月26日 11:36
手机免费访问 eastmoney.cn|字体:|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361)

  期指持仓量再回高位 空头主力兵力大增
  周四,期指弱势收跌,主力IF1211合约跌15.2点,最终收报2307.4点,跌幅0.65%。从持仓排名看,IF1211合约多空主力增仓,空头主力增仓明显,再度占据主动。从总持仓看,四合约持仓量达9.89万,再度逼近历史高位,多空在此点位仍有争夺。专家认为,2300关口多空必有激烈争夺,后市或延续震荡。
  主力合约增仓下行
  昨日,股指期货IF1211合约冲高回落,尾盘15分钟略有回升,最高上攀至2334.4点,最低下探至2304点,最终报收于2307.4点,下跌15.2点,跌幅0.65%。IF1212收报2320.8点,下跌15.2点,跌幅0.65%;季月合约IF1303收报2361.8点,下跌15.6点,跌幅0.66%;隔季合约IF1306收盘报2387.8点,下跌16.8点,跌幅0.70%。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盘中伴随着期指的回落,持仓不断增加,总持仓再度回升至9.89万手。专家称,市场积极信号不明显,利空因素亦不明朗,因此,多空主力在此点位仍有争夺。
  从期现溢价来看,截至收盘,IF1211和现货沪深300指数间正溢价16.2点,多头信心不足选择“死扛”。“主力合约连续失守5日、10日两条重要均线,且已经逼近2300点关口,多头从目前情况来看已经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中国国际期货杨跃雄称。
  空方主力占据主动
  中金所盘后持仓排名显示,IF1211合约前20名多头席位增持2752手至5.23万手,前20名空头主力增持3675手至6.35万手,多空主力均有加码,空头主力加仓力度明显高于多头主力,此前的“多空平衡”格局已被打破。具体席位上,中证期货增持多单196手,减持空单7手,国泰君安增持多单228手,空单336手,空头主力再度占据优势。
  杨跃雄认为,由于前期整理平台高点迟迟难以突破,2300点关口必有激烈争夺,若期指2300点和上证指数2100点双双失守,则一直以来的市场心理防线极有可能被击穿,未来行情走势堪忧,短期内继续震荡的可能性很大。
  张钦智认为,技术层面上看,沪深300指数尚面临20日均线支持,若20日均线再次破位,市场指数可能会有进一步下行的惯性,反弹能量如果出现阶段性的耗尽,后期市场很可能进入震荡区间。不过,在国内经济环境的好转局面背景下进一步下跌的概率不大。(上海证券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1-5 11:48:22
3.2案例2:5.19行情双方博弈分析

  为了避免重复,本案例不再详细列出整个计算过程,只对一些本案例比较特殊的地方进行分析。

  3.2.1ZF行为分析

  1999年的国际环境显然有别于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已经过去,国际经济形势向好的方面转变,而国内经济正碰上通货紧缩的压力、国企改革也到了攻坚阶段。各种启动经济的宏观政策在1998年几乎发挥到了极致,但效果不明显,1999年宏观调控的余地相对较小。与此同时,美国股市持续多年走牛不仅没有引发预期中的危机,反而促使了美国经济保持八年多的稳定增长。其成功的经验表明,股市与国民经济发展可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为管理层提供了另一条启动经济的途径:即通过刺激股市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如国企改制脱困问题。自朱总理四月份访美回国后,管理层对股市调控的思路就有了很大的转变,将重点从防范风险转变为让股市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在这种背景下,ZF预期的指数大为提高。1998年上证综指的收盘指数是1147点,但考虑到该收盘指数受东南亚金融危机余波的影响被低估了,同时加上1996年以来连续六次降息、尤其是1998年一年之中连续三次降息,应该对上证综指作一定幅度的上调。调整的方法是用30倍市盈率计算出1999年上证综指的基准点位为1400点左右。1999年预计GDP的增长为7.2%,考虑到在经济从低谷回升,股市应稍稍超前GDP的增长速度,假设为10%。此外,考虑ZF既然想刺激股市拉动经济,因此不希望看到股市向下波动。在此不妨假设为ZF默许的波动范围为煟埃20%牎K以ZF预期指数I潱粑:

  由(14)式看到,ZF希望看到上证综指站到1500点左右,而在5·19行情之前,上证综指远远低于这个目标。因此采取利多措施是必然的选择。当然,从(1)式也可以看到,ZF通常不愿一开始就采取严厉措施,只有在温和措施不起作用时,才迫不得已采用更严厉的政策。在整个5·19行情中,ZF较温和的措施都已发挥了预期的作用,因此一直没有出台严厉的措施。对于这一点,可以从6月15日《人民日报》社论中披露的利好一直拖到几个月、甚至半年后才真正实施可推断出来。

  3.2.2投资者行为分析

  因为投资者总是根据已有的信息和知识对政策进行预期。在5·19行情启动之前,由于投资者刚刚经历1997、1998年的风险教育,显然不会对1999年股市利好政策寄予过高的期望;另外从宏观基本面看也不容乐观。因此,投资者普遍认为1999年仍是一个平衡市,而且价值中枢会比1998年稍稍下移。事实上,前四个月上证综指一直在1060点到1210点之间窄幅波动。5月初,受我驻南大使馆被炸的影响,上证综指于5月18日跌破1060点。由于市场分析中美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同时预期ZF必将会推出利好,因为在4月28日在上证综指前收盘指数跌破1100点时,证监会主席周正庆讲话,鼓励投资者信心。因此,5月19日,投资者预期收益△Ieit为14%(假定投资者仍相信上证综指在1060到1210点做箱体运动),代入(9)式可得投资者最佳选择是买入。到了5月24日,投资者预期收益△Ieit降为3.5%,对于风险厌恶的投资者来说,应该卖出股票。此时ZF及时推出利好政策,湘财证券获准增资扩股,从1亿元人民币增加到10亿元,一下增了10倍,并将就此拉开券商增资扩股的序幕。以机构为首的投资者敏感地察觉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因此投资者开始调高了行情的顶点,将1998年的最高点1423点作为目标位。这样根据(9)式可得出买入股票为最佳选择。5月29日,证监会发出的规范上市公司运作,健全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通知,肯定了这些投资者的判断。然而在6月8日上证综指收于1334点后,投资者预期收益△Ieit降为6.7%,同时由于1999的投资者不象1997年那样对后市充满乐观情绪,而是始终保持一份谨慎(因为7月1日《证券法》正式实施)。因此,如果没有后续利好政策,投资者将选择卖出股票。但是,从(14)式可看到,ZF还远未达到预期调控目标。因此,6月9日、10日连续推出利好政策。6月14日证监会副主席陈耀先的讲话,6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统一了思想,坚定了投资者的信心,使大盘一举冲过1998年的高点。6月22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周正庆的讲话,使上证综指突破1993年的高点,创下了历史新高,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联播为此作了专门报导。至此,ZF基本已经达到调控目标。

  由于ZF在这轮博弈中,每次都比较准确地预测到投资者的行为,因此,花费了较小的成本就达到了调控目标,而大多数投资者也因为根据ZF出台的政策,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判断,所以也获得了很好的收益。综上所述,这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双赢”博弈。至于7月1日的下跌,一方面由于上证综指已经接近ZF容忍的上限,从ZF角度来看是不可能再出利好刺激股市进一步上涨;另一方面,投资者短期获利已经很多(从行情启动时计算涨幅已经超过60%),因此有很强的回避风险意愿,所以一旦看不到ZF进一步有力的举措,根据公式(9),投资者将选择卖出股票。防范政策性风险的一些建议

  为防范政策性风险,本文从投资者和ZF两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对投资者来说,应该:(1)设法事先把握政策的变化。如果投资者能事先把握政策变化的趋势,则可在市场操作中抢占先机,获得最大的利润。由于每一个政策的出台都会涉及到很多人的利益,因此政策并非任意制订。在程序上,它必须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并要经过法定程序;在内容上,股市政策必须符合宏观经济政策;在变化的趋势上,总是沿着从不规范到规范,从计划管制到市场调节的变化历程。正因为政策的变化有一定规律可循,因此可以通过下面方法来预测政策的变化。首先了解管理层的想法,通过收集他们各种资料,分析他们最关心的问题,然后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推测他们可能会采取的行动;其次,判断国家宏观经济工作的重点,归根究底,股市必须为国民经济服务。知道国家宏观经济工作的重点后,再分析股市如何做才能为这个目标服务;最后,研究市场的变化,因为市场包含了所有的信息,每次重大变化都会提前在市场中反应出来,当然要在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才能解读市场所含的信息。

  (2)准确理解新出台的政策。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要事先预测政策变化很难,但由于政策具有时滞性,投资者只要能准确理解新出台的政策,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仍能获得较大利益。在案例2中,投资者如能准确理解5月24日的政策,仍可获得40%的巨大利润。准确理解新政策,不仅要清楚该政策到底会对市场带来什么影响,更重要的是把握政策背后所包含的管理层对股市的态度。

  对ZF来说:(1)将调控目标用更清晰的方法表达出来。为了节省调控成本,也为了增加股市的透明度,ZF最好能将调控目标在年初用更清晰的方法表达出来。比如ZF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让权威机构在正式刊物上,给出一个股市运行的合理区间。下面是笔者从政策角度出发,对2000年沪市走势的个人看法。由于2月13日两大利好的出台,尤其是新股发行方式改变有效抬高了股市底部,并参考技术因素,取上证综指基准指数1500点比较合适。考虑到资产重组和技术创新因素,相信整体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水平仍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取股市增长速度为10%。考虑到2000年是宏观经济能否从长达7年的下降趋势中实现反转的一年,同时,也是国企三年解困的最后一年,因此,将延续以股市带动经济的思路,在此假设股市波动的上限为20%。从政策角度看2000年沪市合理波动范围应在1500点到2000点之间。当股市跌破1500点,出利好政策可能性较大,而当股市超过2000点时,出利空的可能性将上升。如果股市在这个区间波动,ZF会出规范股市的政策。

  (2)逐步过渡到用法律形式替代政策调控。股市不规范的重要原因是缺乏相应的法律。目前,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将《证券法》进一步细化,使该法律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此外,还应对现在存在各种与证券市场有关的法律政策进行汇编整理,对一些不适合的删除或修改。

  (3)更多的利用舆论导向。采用任何政策都是要付出成本的,因此最好是不出台政策。ZF完全可以通过大众媒体表明自己的立场,当投资者完全可预计自己行为的后果时,其盲目性就可大为减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